五莲"大肚男孩"二次手术成功 很快就能出院

05.02.2015  12:13
  

刚手术完不能吃东西,小家良有些闹情绪。(受访者提供)



  

2014年9月 15日,《 日照 新闻》发出第一篇救助小家良的报道。



  半岛都市报2月4日讯(记者 高晓飞实习生 苗纪双) 2月3日下午,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复查之后,小家良终于接受了第 二次手术 ,三个半小时的手术非常成功,目前正在住院观察,一切恢复良好。“太好了,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终于可以过一个踏实年了。”小家良父亲刘国玉说。

  2014年10月份,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五莲“ 大肚男孩 ”小家良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全麻下行开腹探查,肠造瘘术,“甩掉”了大肚子。由于当时在肚子上开了一个小洞,作为临时排泄的出口,因此小家良需要二次手术以便彻底康复。本打算半个月后立刻进行第二次手术,但由于小家良身体恢复情况不理想,二次手术日期也一次次推迟。

  2015年2月3日,经过多次复查之后,医院通知刘国玉,小家良可以进行第二次手术了。3日下午2时40分,小家良被推进了手术室,三个半小时后,手术结束。医生告诉刘国玉,手术很成功,小家良肚子上的伤口已经缝合,肠子已经被接回肛门,目前小家良恢复良好。

  刘国玉说,小家良第二次手术远比第一次手术的时候要懂事多,在半麻醉的状态下,整个手术过程中他都十分安静。即使手术出来,也是不多言语,不喊疼,不说难受。虽然精神状态整体不错,但是小家良也有小孩子的小脾气,刘国玉笑着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只能打营养液,但是小家良想吃东西,刘国玉不让吃,他就别过头去,不说话也不搭理人。虽然孩子在闹小脾气,但是对于这一大家子而言,这是一个太好的征兆了。

  记者了解到,几天营养液之后,小家良将开始半流食状态,恢复正常的话很快就可以出院了。记者看到,小家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胖了不少。刘国玉说,小家良第一次手术后是20斤左右,现在长到34斤了,看着肉嘟嘟的,一家人都非常欣慰。

  对于这一家人而言,当初难住了他们的是钱,在经过本报《日照新闻》一系列报道之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捐助涌向了这个家庭,在大家的共同关心下,小家良得以顺利进行手术。刘国玉也想借助《日照新闻》,对那些时刻关注着小家良状态的爱心人士说:“孩子很好,谢谢你们。”另外记者了解到,手术后本报《日照新闻》为小家良筹集的善款还有部分剩余,足够他们生活一阵子了。“说什么都表达不出我们对半岛的感激之情,谢谢半岛都市报,谢谢社会爱心人士。”刘国玉哽咽着说。

  刘国玉说,本来打算春节前能早早做完手术,然后回家和家里人团聚,但由于孩子的恢复状态一直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二次手术拖到现在才做。虽然年前做完了手术,但是要出院至少需要半个月,基本就到春节了,“孩子也还禁不住挤来挤去折腾,今年我们就留在北京过年了。”刘国玉说,由于自己的奶奶刚刚过世,爷爷在老家住院,因此父亲刘光方也无法赶到北京一家人一起过年。“即使如此,我们很满足了,孩子病好了,我们一家人也就看到希望了。

  ■记者手记

  聚沙成塔,爱心感动全城

  2014年9月份,《日照新闻》记者偶然得知五莲有一个大肚子男孩刘家良,才两岁半,但有一个奇大无比的肚子,脊柱弯曲无法站立。记者赶到该村,进行了实地采访,第一篇稿子见报后在港城引起轰动,甚至青岛、北京的爱心人士也送来善款,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连发五六篇报道,共为小家良筹集善款近十万元。

  自小家良一事见报之后,全国范围内涌现的爱心行动足以让每一个人动容。2014年9月15日,青岛平度的钟女士第一个为小家良捐款1000元;日照市阳光助残协会的辛会长看到报道后 ,第一时间联系了记者,近百名志愿者为小家良组织募捐;日照公益商会的老板们看到报道后纷纷响应捐款捐物;爱心市民周跃军冒着雨骑着摩托车三个半小时,从市区赶往了五莲县免费为小家良看病送药;西安的专家在看到本报的报道之后,立刻赶往日照为孩子提供救治;北京市民景文丽得知小家良到了北京治疗之后,趁着周末多次前去探望;青岛微尘基金会更是将小家良列入了救助范围……数以千计的爱心人士,用行动拯救了一个孩子,拯救了一个家庭。感谢各位爱心人士的善举,谢谢你们,给小家良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记者 高晓飞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