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兵到维和 “白衣天使”再聚首

04.07.2016  21:56

  她们是美丽的“白衣天使”,曾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如今,她们正在西非国家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王哲、魏冉、李炜三名女军人,来自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是中国第十八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队员。

   穿上军装就要时刻上战场

  1999年10月1日,王哲、魏冉、李炜三人作为女兵方队队员,踏着豪迈步伐从天安门广场上正步走过。为了这一刻,她们曾经历13个月的“魔鬼训练”。

  魏冉还清楚地记得,训练没多久,脚面上就磨起了水泡。因缺乏经验,她用没消毒的针挑开水泡,第二天整个脚面红肿,疼痛不已,但她咬着牙穿上一只大两号的鞋,继续上场训练。

  13个月后,她们骄傲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女兵的形象。而16年后,她们又聚在一起,迎来了新的挑战。

  2015年上半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奉命组建维和医疗队,三人同时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对于维和任务区的艰苦和危险,她们早有耳闻,也了解到利比里亚是埃博拉疫情重灾区。

  “穿上军装就要时刻准备上战场!”出身军人世家的她们,有着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血性。凭借过硬的素质,她们顺利通过选拔考核,再度聚首奔赴新的战场。

  “维和是真正的战场,是检验军人成色的绝好试金石。十年磨一剑,我愿出征为和平!”王哲说。

   西非大地洒大爱

  任务区的恶劣环境超出大家想象。

  驻地绥德鲁是利比里亚第三大城市,这里治安状况不佳,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最可怕的,是当地肆虐的疫病。

  “我们接诊的很多患者都有发热、腹泻等症状,与埃博拉症状很相似。因条件所限,我们无法检测埃博拉病毒,所以遇上发热病人只能严格做好防护,比如穿上厚实的防护服。接完诊,就像蒸过桑拿一样,”王哲说。

  王哲、魏冉、李炜三人都是护士长,既要管理,还要做注射、输液、抽血等具体工作。这里是艾滋病高发区,不少患者还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出诊时医疗队队员必须精力高度击中。

  “在注射和抽血时,有些患者手臂血管不容易找,他们对疼痛的忍耐度较低,稍微疼痛就会喊叫,扎针时必须特别小心,”魏冉说。

  除日常接诊,分队还在当地进行巡诊义诊。

  “说是村庄,其实是原始森林里几座四面透风的茅草屋。村民生活艰苦,他们见到中国医生,高兴得手舞足蹈,”李炜回忆道:“我们逐个为村民看病,并送他们药品,他们不停地说谢谢。那一刻,我想到的是白求恩大夫。78年前,他不远万里来到战乱的中国播洒大爱;今天,我们远渡重洋来到非洲,把同样的大爱播洒到这片红土地上,为贫困的非洲人民带来健康与和平。”

   巾帼英雄有柔情

  她们是军人,也是妻子、母亲和女儿,蓝盔下也藏着柔情。

  她们的孩子都在读小学或初中,第一次离开孩子这么远、这么久,她们放心不下。工作之余,她们坐在一起,聊聊各自家事和孩子。

  魏冉出征前,不舍的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儿子刚上初中,为了让儿子学好英语,魏冉与儿子定下协议,两人要共同完成99课英语学习。现在每天通话时,她都会与儿子比比谁学得多。

  李炜则希望通过维和给孩子树起榜样,“将来孩子能骄傲地对朋友说,我妈妈当年在非洲动乱地区执行过维和任务”。

  面对任务区的恶劣环境和重重危险,三人更相信坚持的力量。她们会拿出当年阅兵的照片相互鼓励,握紧拳头告诉彼此:“坚持!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像当年完成阅兵任务一样出色完成好这次维和任务!”(张保平 胡有志 马开兵)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