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他俩转变济南公园:多远的路 都会牵手一起走

12.03.2016  10:25

  位于和平路的仁德长者日间照料中心门口,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个老大爷牵着一位老太太的手,结伴而来,一呆就是一天。时间长了,俩人的故事也慢慢在周围的人中流传。

  为了陪老伴散心 他俩转变济南的公园

  这位老大爷叫李金鹏,今年77岁,他的老伴李绪兰今年76岁,三年前出现了小脑萎缩的症状,后来情况愈发严重,“记性不好,也不太认识人了”,李金鹏说,在外面还好,在家里,他也必须时刻看着老伴,“她年轻时候就喜欢收拾家,可现在脑子有点糊涂了,稍微不留意,她就‘作业’,有时候是把被子扯烂了,有时候是把屋里弄乱了。”

  没办法,李金鹏就带着老伴出门消磨时间,“济南市大大小小的公园,我们都去了好几次了,最西边到了森林公园。我俩都年纪大了,再远点的也去不了。”时间长了,也不能天天去公园啊,李金鹏希望有一个地方,能让他和老伴天天去,还不厌烦。“一开始想到了老年公寓,可是我俩都不想住在那里,觉得还是家里好,儿子和闺女也住的不远,我们能经常见面。”可光在家里呆着也不是个事儿。

  每天倒三趟公交,牵手穿过半座城

  去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金鹏路过了当时还没完全装修完毕的燕山街道和平路北社区居委会,“我看到了‘长者日间照料中心’的牌子,就进去了。”当了解到这里不是“寄宿制”,中午能管一顿饭,有床位可以午休,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时,李金鹏觉得这正是自己要找的地方,“当时还没开业,我就提前报了名”,李金鹏再三叮嘱工作人员,“等开业了,可一定通知我俩!”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入托的生活。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从奥体中路出发,倒三趟公交车来到位于和平路的燕山街道和平路北社区仁德长者日间照料中心,下午“放学”后,儿子来接他们回家……

  只要是出门,李金鹏就会牵着老伴的手,慢慢陪着她前行。“她记性不好,撒开手,稍不注意,她就可能走丢。万一走丢了,什么都记不起来,那就麻烦了。”从去年5月开始,老两口就这样牵手相伴,风雨无阻,快一年了,老两口几乎保证了“全勤”。

  “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我们的生活也有规律了。”李金鹏老人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他经常帮我们收拾收拾东西,打扫卫生,路过的居民前来咨询,他也特别热心地给人家介绍。”和平路北社区党委书记陈玉说。

  车上俩座不挨着 他宁肯不坐

  “老伴脑子糊涂了,我不能和她计较,可有时候难免也是生气。”以前两个人在家里时,李金鹏最怕老伴“闹”,可也没有办法,“现在到了日间照料中心,有专门的护工看着她,哄着她,和她玩,我自己能干点其他的事,我的心情也好了。”

  有李金鹏的陪伴,李绪兰就会安心。从1959年相识至今,两人携手走过了近60年,尤其是在李绪兰老人记忆力越来越差后,身边的老伴成了她最大的依靠。“有时候我去医院拿药,一两个小时,她见不着我就着急。”李金鹏老人说,怕老伴走丢,每天只要一出门,他一定要紧紧牵着老伴的手,就算是坐公交车有年轻人给两人让座,只要是两个座位不挨着,他也绝不坐下,而是站在老伴旁边,“就怕我一坐下看不见她。”

  现在,不管是小区的邻居还是常坐的公交线路上的驾驶员,他们都知道了这每天牵手去“托老所”的老两口,“知道我俩情况的,都觉得我们现在这样挺好的,也有邻居想来,可是觉得有点远。”李金鹏希望,将来在每个社区,或者几个大片区就有一个这样的长者日间照料中心,让老人们能在家附近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