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树立“大人才观” 把人才作为强省建设最大动能

14.02.2019  23:53

   中国山东网2月14日讯 (记者 徐从芬) “人才为什么要局限于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城市,为什么不能形成人才‘地球村’?”在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世博动漫产业集团董事长王振华针对山东人才流失现状,带来了“关于把人才作为强省建设最大动能的建议”,并提出要树立大人才观,打破人才地域化的藩篱,利用云端大数据来汇聚天下英才,“但求所用,不求所有”。

  山东流失人才“四大原因”

  王振华给出了一组数据,2018年8月,国家杰出青年资助项目公布,此次我国共有200位申请人入选建议资助名单。《建议资助申请人籍贯和工作单位所在省份统计表》显示,籍贯是山东的最多,达18人,但工作单位在山东的仅有2人。对比一下邻省江苏,籍贯是江苏的有15人,工作单位在江苏的却有17人。

  我省为什么留不住人才?综合相关资料分析,王振华认为主要有“四大原因”:

  从就业环境看:山东是高考人数前三的大省,每年大量优秀学生入读省外的985、211高校,毕业后回来的比例极低。相对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省内的高端岗位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复杂,不利于出身普通的年轻才俊的成长。

  从城市规划布局看:作为人口大省,我省没有一线核心城市。青岛有点领先优势,但也比较有限,并且对省内其他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严重不足。各个地市基本是各自为政,类似长三角的协同发展基本看不到。没有核心大城市,相对北上广等,也就没有了聚集高端人才的竞争力。

  从产业结构看:我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化工、机械等重工业,金融、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江浙和广东严重不足。很大一部分优秀学生,都选择了这些新兴、热门的专业。有些乡土情深的山东生源学生,回来也会遇到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窘境。

  从教育环境看:山东学生是全国最用功学习的群体之一,高考难度也是最大的几个省份之一。优秀学生离开山东,考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校后,不想自己的下一代也经历自己那如同炼狱般的高中生涯。不回来,就会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选择。

  “其实我省早就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近些年来单是省级层面就出台了90余个人才方面的文件。近期,根据省委要求,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打出统筹整合的‘组合拳’,针对政策‘碎片化’问题,抽出了实用、好用、易用的133条政策‘干货’,建立了山东省重点人才政策清单。”王振华表示,在寄希望人才政策清单能尽快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反思和解决我省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出现的重评轻用、重引进轻培育、人才选评聘制度僵化、重引进轻使用四大问题。

  人才是最大的动能

  王振华认为,我省要想从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就应该牢牢抓住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解放思想,思路新一点,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强省建设的长期战略。具体有以下“五条”建议:

  继续推进实施城市强强合并。在济南合并莱芜的基础上,将烟台和威海合并,通过强强联合形成面向国际大都市市场的高科技经济城市圈;将临沂和日照合并,形成着眼世界的出海大窗口,推进海洋事业的长远大发展。还可以考虑将淄博和潍坊合并,这样一来,山东就形成了几个面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高科技创业经济圈,形成对人才的虹吸和集聚效应,拉动整个山东的龙身和龙尾衔接互动,强势起来。

  把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顶层设计。我省务必要高度重视并加快高考政策改革,重视高校建设和创新,快速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能满足于“做北大和清华研究生、博士生的生源基地”,要有更大的作为。

  加大校城融合力度,培养新旧动能转换急需人才。深化校城合作,推进地方院校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将学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衔接、相互动,扎实走出政产学研用结合道路,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共享资源、培育优势,在新领域学科有所突破和发展。

  围绕“十强产业”遴选骨干企业,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定向引进和培养人才。依据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着重打造的“十强产业”,遴选相应骨干企业,并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摸清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由政府、企业、行业、高校联动,定向选拔和培养人才,提高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度,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实行高端智库人才项目与课题领办制度。我省已经遴选出了两批智库高端人才,并纳入了省智库高端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6大领域,是推进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议单独针对这支队伍,实行项目与课题领办制度,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智库人才申报和领办有关项目和课题,建立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让他们真正发挥智库作用,成为推动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强省建设的生力军。

  将打造“无边界”世博动漫产教园区

  谈到自己的老本行——动漫,王振华同样认为目前存在很大的人才供需矛盾。一方面,高校的动漫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设立,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毕业后却很难与企业所需相匹配,创意、创作人才严重匮乏。他认为,动漫产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的突破。根据动漫行业的产业链人才需求,培养出专门人才,这样学生才好就业,企业也取之能用。为形成招生、培养、就业闭环系统,王振华积极整合行业内资源,先后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等合作,​面向公司和动漫行业定向培养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都是跟着项目学习,一线的画师去到一线教学,学生未毕业就能顶岗实习,毕业直接无缝对接上岗。进一步促进动漫产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效果显著。

  王振华还有一个更宏伟的构想,那就是建立世博动漫产教融合园。“项目集影视动漫人才培养、项目制作研发、版权交易、众创空间、文创旅游等于一体,形成以教育促人才、以人才促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闭环生态圈。园区核心包括世博学院、影视动漫产业基地、世博动漫版权交易中心、世博动漫小镇四大板块。”王振华面对记者畅谈自己的想法,世博动漫将建立自己的大学,以数字创意、影视、动漫游戏、艺术及工业设计、文化传播等为主形成若干专业群。影视动漫产业基地以“京沪高铁文创产业隆起带”为资源依托,借助高铁交通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聚集百家以上优秀影视动漫游戏企业,打造中国最大规模的动画制作基地。

  “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丰富, 传统文化要实现新动能转化,就是产业化。”他表示,世博动漫产教融合园建成后将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全新动力,创新引领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和产业迭代升级。

作者:徐从芬         编辑:孙岩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