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任志强说环保——环保部门要成为“放火”的人

04.06.2015  13:05

  任志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知名企业家,但在6月1日济南举办的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上,他的身份是这一届阿拉善生态协会——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于2004年成立的环境NGO——的会长,同时,也是一位在互联网上经常关注、谈论环保的网络大V,谈起环保,“任大炮”不改犀利。

 

  “我们(环保部门)常常被放在火上烤着,我很想说,为什么你不去放火?如果你是那个放火的,还能烤你吗?”在会议的论坛环节,任志强提出的一个新观点,引起嘉宾们的热烈讨论,他认为,政府管理部门如果把自己和民众放在一个对立面上,就会老被火烤;而当下被高度关注的环保部门要学会作“放火”的人,引领舆论、公众一起去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

   “为什么

  不要求百度修正完善?”

  ——普及知识,在事前把问题说清楚  

  “为什么不要求百度?”任志强说,现在,环保部门对知识的传播严重滞后,但事实上,随着公众对环保越来越高的关注,环保部门不能不说话,也不能说干了以后再说,而恰恰要能在事前先把所有问题说清楚。

  现在网络中很多问题,恰恰是内行和外行之间的争论。就像PX,每到一地都引发巨大争议、反对,甚至发展成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直接对抗,甚至暴力行为,但它到底是剧毒、微毒?普通人不知道。一些专家用专业术语讨论这个那个,说了一大堆,我们听不懂,但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百度百科是剧毒。经过清华大学几名大学生的力争,现在才改成了“微毒”,“环保部门应该明确地告诉百度,要按照国家的标准科学地解释,如果错了你要负责”。

  当前,大多数年轻人对所有不知道的事实和不了解的情况,都用百度的方式获取知识。“如果在百度中把所有问题都说得很清楚,是不是可以减少部门与政府之间,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摩擦?”任志强认为环保部门第一个任务,就是在百度把所有关于环保的一些最权威的知识、标准告诉大家——比如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核电站有辐射,但是到底要不要发展?还是如果有严格的措施,是可以发展的?这些都需要知识普及。而这些都是严重缺失的。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这个平等交流的基础是什么?如果你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知识,能够先从我这儿获得,我们再来讨论。”任志强说,要运用互联网传递和普及知识的标准,让所有的公民与政府之间,企业之间对话的时候有基础。

  任志强说,从阿拉善11年的探索看,开始以为种树就可以,后来发现不断地犯错误,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所以环保真是一个系统行动,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人员来支持。

   Uber投资人关注的是什么?

  ——要用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做环保  

  “环保部门要首先支持滴滴打车”——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环保部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任志强认为,互联网思维同样也为环境治理打开了新的思路:大家都知道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打车软件减少了车辆的拥挤、减少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也降低了排放。

  任志强还谈到在与美国Uber——也是一个打车软件——的投资人进行交流时,投资人根本没有把打车作为主要目标,“我们看到的是载人,他们瞄准的却是‘后备厢’”:他们会把所有的后备厢都编入进去,当你接一个人的时候,后面有一个人用一种特殊的锁打开你的后备厢,把东西放进去,当你把客人放下的时候,你后备厢的东西被人取走,上到另一个人的车。每一个货物的运输都不重复,但是绝不浪费任何一个车的油。如果按这样的所有的后备厢都利用起来,它可以节省目前市场20%的货运量。“我们不讨论它更多的商业前景的想象,我们就想一下这减少的尾气排放。”任志强说,这就是互联网思维,这种非线性的思维,为复杂、困难的环境问题的化解,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新思路。

  互联网要形成互动,首先得让大家关注,“必须有内容”。任志强为山东省环保厅“自绝后路”大力点赞。省环保厅通过与公众及环境研究中心合作,把所有山东企业的污染情况,统统放在蔚蓝地图(原名“污染地图”)上,用这样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够知道山东到底有多少污染源,到底排放是什么情况。“这时民众一定会信任你,因为你把最真实的情况告诉了大家,而民众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存状态。

  任志强说,互联网下的环境治理,仅仅靠人监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的方式。通过大数据的处理,才能知道怎么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如为了促进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造成了多大的污染?

  任志强还认为,通过互联网互动,环保部门不能再按僵硬的规定和现有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是要能提升为一个“”的部门,能够把每一次重大活动、行动,产生的结果,去影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对类似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效预防和综合治理。

  网址链接: http://paper.dzwww.com/dzrbnew/dzrb/content/20150604/Articel10003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