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先先要提质完善路网第二排公交车道可限时开放

16.01.2016  16:15
公交优先先要提质完善路网第二排公交车道可限时开放

 

  15日下午,市政协委员赵滨(右)、魏琳乘坐公交车前往大会驻地。今年不少委员都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报到。 记者黄中明 摄

  2016年济南将推出治堵新举措,其中不乏“在经十路打造双向四排公交专用道”这样的大动作,引起市民热议。市政协委员如何看待这样的“治堵之策”?委员们有的表示赞同,也有的提出进一步建议:第二排公交车道可限时对私家车开放。

  [谈公交车道] 经十路新增专用道能否限时开放

  15日,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报到现场,部分委员支持经十路设双向四排公交车道。在省中医工作的市政协委员赵海霞说,自己每天上班都要走经十路,如果坐单位班车大约需要15-20分钟,而自己开私家车则需要30-40分钟,自从省中医倡导把医院里的停车位让给患者后,她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乘坐班车或公交车上班,“早晚出行高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要比开私家车快,今后经十路多增设一排公交车道,坐班车和公交车上班还能大大提速,毕竟‘公交优先’能满足更多市民的需求。”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二排公交车道限时对私家车开放,例如在节假日或夜间等出行平峰时段。

  政协委员于宝妹说,2012年10月30日,济南市成功申建公交都市,但是比照“公交都市”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她认为,经十路增加公交车道的前提应是完善公交线路,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她建议,先从完善公交路网开始。以奥体片区为例,居住人口日渐增多,原有的公交车次已无法满足出行需要,可合理设计公交线路,增加班次,特别是增加BRT5、151等始发车的发车班次,方便周围上班族、上学族,尽快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减轻交通拥堵。

  [谈汽车出行] 建议搭建共享平台,提高汽车使用率

  按照相关测算标准,每千人拥有汽车180辆以上为拥堵高风险级别。以现有居住人口700万来计算,济南每千人拥有汽车已达到238辆,为拥堵高风险城市。

  市政协委员李玉明建议搭建汽车共享平台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他发现小型汽车的使用效率很低,一车一人,一车两人占大多数,而且使用时间也很短,大部分时间在停车状态。如果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新理念,搭建汽车共享平台,可提高小型汽车的使用效率。

  [谈轨道交通] 建议加快城区南部东西向轨交建设

  政协委员邵莉认为,济南南山北水的地理空间格局,促使城市建设沿东西两翼展开,呈典型带状发展形态,东西向交通压力巨大。特别是城区南部集聚了大量居住社区和重要功能区,造成巨大交通客流,经十路、旅游路等东西向交通要道拥堵日趋严重。目前R1线和R3线均为南北向轨道快线,只有R2线是东西向轨道快线,集聚巨大交通客流的南部城区也需要东西向、长距离、大运量轨道交通,以解决带状城市交通问题。

  对此,邵莉提出建议,加快城区南部、贯穿东西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近期建设规划,并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设重点。她表示,轨道交通第二轮规划正在提速,明确了“环线+放射”的结构布局,建议优先加快城区南部东西向轨道交通骨干线的规划建设。

  李方金等10位来自商河县的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建议轨道交通延伸至商河,与济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他们认为,这样可集聚更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对提升商河县招商引资环境有很大帮助,商河与济阳相距30公里,均居于黄河下游平原,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基本相同,从技术方面讲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