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解读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20.11.2014  16:40

  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做客齐鲁网演播室。齐鲁网 孙长征 摄

  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接受齐鲁网专访。(齐鲁网 孙长征 摄)

  主持人毛馨。(齐鲁网 孙长征 摄)

  齐鲁网济南11月17日讯(记者 蔡晓彤)前不久,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山东财税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最近,协助省长郭树清分管此项工作的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做客齐鲁网演播室,就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及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访谈中,孙伟深刻剖析了山东财税体制改革的十项成绩和四项任务,为改革指明了道路。他提出,山东要在2016年基本完成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到2020年,各项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解读十项成绩四项任务

  孙伟说,财税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山东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少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归纳起来,大概有十项:

  一是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去年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改革了省以下财政体制,将省级的251亿元税收下划市县管理,实施了税收增量分成、困难县税收返还、县级税收上台阶奖励等政策。今年又改进出口退税省市分担机制,将市县负担的出口退税比上年增长部分,改为省级全额负担,形成有利于做大做强市县财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新格局。

  二是加大了预决算公开力度。去年5月份,省级首次向社会公布“三公”经费预算总额、94个省直部门预算与“三公”经费预算。今年8月份,又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决算和行政经费决算,财政管理的透明度不断提高。

  三是完善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今年,省级纳入实施范围的企业覆盖面由过去的66%提高到93%,国有资本收益综合收取比例由10%提高到13.7%。最近,省政府又决定,省级国有资本收益要拿出一定比例上缴公共财政,明年上缴比例为10%,今后逐年提高,大概到2020年,这个比例要达到30%,目的是集中更多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是开展营改增试点。去年8月1日,启动了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今年1月和6月,又先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电信业纳入试点范围。到8月底,已累计为企业减税130多亿元。

  五是大力清理收费项目。去年,省级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原来的87项压减到25项,压减比例超过70%,我们省成为全国收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六是清理规范专项资金。将专项资金由243项压减到99项,压减比例达到59.3%,预计今年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将达到55%左右。最近省政府又确定,2015年预算省级专项资金将统一再压减10%。

  七是建立专项资金信用负面清单制度。对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在严格依法处罚的基础上,纳入信用负面清单,对责任主体以后年度申请财政资金予以限制,通过实施信用惩戒,促进专项资金规范使用。

  八是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在总结去年莱芜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又选取了15个县(市、区)开展县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又从下半年起选择部分产粮大县开展小农水等四项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将中央和省里相关资金“打包”下放,由试点县统筹使用,扩大了市县财力分配和项目安排的自主权。

  九是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去年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全省公共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压减了20.2%,今年有望再压减20%以上。

  十是全面启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去年,省政府出台了《暂行办法》,明确政府向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购买6大类57款316项公共服务事项。今年省里先从养老、教育、就业等9大类公共服务项目进行试点,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孙伟指出,下一步山东还将推动财税体制的四项改革,即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深化税制改革,建立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税收制度,促进公平竞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建立结构优化、导向明确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到2016年,基本完成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到2020年,各项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 积极吸引社会资本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重点改革有序推进,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孙伟说,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铁路建设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山东快速铁路网规划、济青高铁、“外电入鲁”、青岛机场、日照机场、青日连就是青岛、日照到连云港的城际铁路等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另外,山东省安排的108个重点项目进展也比较顺利,已经完成投资220亿元。

  孙伟说,山东投融资体制改革,三个亮点很突出。

  一是切实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省本级在全国率先印发实施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累计取消下放省级核准、备案事项47项,减少40%。二是以示范项目带动,扩大民间资本投资领域。2009年以来,山东共有13个公路项目成功招商引资,其中4个项目完全由民营企业投资,投资额占总投资近一半。能源方面,山东已建成除中央企业以外的社会资本投资的煤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项目348万千瓦。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山东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的矿石码头工程等4个项目入围,目前进展顺利。三是以济青高铁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

  孙伟介绍,规划建设的济青高铁,线路全长309公里,项目总投资估算600亿元。项目资本金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出资20%,山东出资80%。孙伟介绍,近日和铁路总公司的副总联合签署了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的可研报告书,力争今年内获得国家批复,部分控制性工程能够开工建设。因为这是山东人民特别是胶东人民期盼已久的一条高速铁路,所以各项工作都是在超常规地加快推进。而且由于济青高铁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探索,所以,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大家也能看到很多新的气象、新的变化。这里面有这么几个探索:

  第一,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投资建设。根据国家对高速铁路项目资本金的要求,我们采取了以“我省为主、多方参股、平等协商、依法合规”的思路筹措资本金,制定配套的引资政策。这个政策已经正式对外发布。

  第二,是利用市场竞争性、开放性,采取多种方式融资。融资方式既可利用开行贷款,开发银行的贷款设立银团,也可以直接发债,或者几种方式并用,努力降低融资成本。我们研究制定了电价优惠、设立优先股、设立外资股权回购机制、给予运营资金缺口及贷款利息补贴等配套引资政策,现在已经和淡马锡公司等知名财团和国内金融机构、大型企业进行接洽,商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方案,吸引更多外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中国民生投资公司、中建总公司、南车集团、四方车辆公司等多家战略投资者基本达成了投资意向。我们加强该项目招商引资尤其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主要目的不单是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更主要的是为了使项目公司,从一开始组建就按照资本多元化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规范运作。这也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

  第三,探索利用土地开发收益补偿铁路建设项目的运作机制。我们在积极筹措项目资本金的同时,加快推动济青高铁沿线新客站及周围区域的土地统一开发方案的制订。在土地综合开发中,项目投资各方共同参与,开发收益按投资比例分成,主要用于济青高铁项目建设和建成后运营初期的亏损补贴。目前,咱们省已经联合铁三院制定的济青高铁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方案已初步形成,在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同步制定出土地综合开发方案,这在全国还是首例,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等各个方面的充分肯定。

   实行公开清单式管理 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去年以来,我们省紧紧围绕发挥好“两个作用”,重点抓了我们叫“四权”:减权、清权、优权、制权。

  一是大力减权,在取消、下放上下功夫。去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出台后,山东主动对表、积极谋划,在7月份就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提出了本届政府职能转变的30条具体措施,明确提出了五年内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二分之一左右的目标任务。孙伟介绍,这可能是在全国各个省份当中,任务提的是最重的一个。到目前为止,山东省政府已分五批削减了342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市县两级大概削减了3500多项。

  二是全面清权,实行公开清单式管理。目前,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已经向社会公开,省直46个部门523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当中,市县也将于年底前全部公布。今后只要没有纳入目录的审批事项一律不得实施审批,也就是说目录之外没有审批事项。今年8月,山东又启动了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要求梯次推进,年底公布省级行政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明年一季度公布市县行政权力清单,从而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就是说一个是审批事项有目录,权力有清单,目录之外没有审批事项,权力清单之外应该没有权力。

  三是规范优权,推进政府履职标准化。今年6月,省政府印发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积极探索规范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的措施办法。市县政府普遍建立了政务服务大厅,推行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这个“两集中、两到位”,就是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政务中心的审批事项要到位,审批权限要到位。实际上这个在我们17个市和相关的县市区落实的不错。孙伟说,过去有很多审批事项不知道跑了多少部门,不知道盖多少章。现在就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四是强化制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结合简政放权,坚持问题导向,也就是说从容易出问题的地方、环节和岗位入手,对权力运行实施全程监控、实时监控。健全行政问责和追究制度,把行政不作为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一并纳入问责进行责任追究,切实加强问责追究效力。也就是现在既有乱作为也有不作为的问题,我们要一并纳入责任追究。要强化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这些和老百姓生命和身体健康直接相关的这个方面失职渎职的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

  孙伟介绍,下一步,山东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今年,准备再集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力争完成削减30%的目标,也就是五年要削减一半左右的目标,今年要完成30%。并在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建立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力争使山东省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

   统筹推进大部门体制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去年对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今年3月,山东省启动了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这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突出的特点是总体稳定、局部调整、重在深化。山东省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市县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应该在这个月底,也就是11月底基本完成。

  一是统筹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以后,山东省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43个减到40个。与省政府机构改革相适应,结合市县政府的功能特点,加大了部门整合力度,在食药、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农业、城市管理和文化等五大领域推行了大部门体制。

  二是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和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按照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对不动产登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猪定点屠宰监管等职责作了调整理顺,着力解决了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等问题。下一步,还准备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管理。还有,就是要完善市县政府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地方金融监管、开发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孙伟称,特别是在基层,要加强几项工作:一个是安全生产,一个是食品药品,还有一个是环境保护。

  三是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理顺执法权限,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强化市县属地管理,省级不再新设行政执法队伍。清理、整合、规范基层的行政执法队伍,减少行政执法的层级,在有条件的市实行市和市辖区只保留一个行政执法层级。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执法平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岛及海域的保护、农业、国土、文化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

  四是强化基层政府职责。去年9月,按照中央部署,统筹推进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将工商质监省以下垂管体制调整为分级管理,市县政府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和市场监管责任得到强化。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将部分省级审批事项下放市县实施,推动市县有效承接、逐级落实,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山东还围绕实施扩权强镇,在全省选择了20个经济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理顺县镇关系,探索建立适合小城镇发展特点的体制机制。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改善服务质量

  目前,山东省有事业单位6.6万个,人员210多万,是仅次于企业的第二大法人实体,分布在教、科、文、卫、农林水等不同行业,情况比较复杂,改革的难度也比较大。孙伟认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应当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一要有利于相关事业发展,比如说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就要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个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比方说学校的改革,一定要调动校长、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第三要有利于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比方说 医院 通过改革之后,服务质量提高了,诊疗水平提高了,这是判断改革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孙伟介绍,山东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综合配套。结合山东省事业单位的特点,2011年省政府出台了改革实施意见,今年又制定了1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省事业单位改革的“1+10”政策框架体系。

  二是分类施策。根据国家指导意见,坚持以社会功能为依据,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类、公益类、经营类这么三大类。对行政类单位,将行政职能收归行政机关或逐步转为行政机构,也就是行政类的事业单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它的职能上收给行政机关,一种是把它整个单位转化为行政机关。对经营类单位,逐步转为企业。对公益类单位,继续保留事业单位序列,突出公益属性。目前全省的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正在进行,按照要求,年底前要基本完成。

  三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现在已经组织了19家事业单位开展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同时,推进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

  四是强化监管。改革事业单位监管方式,完善信息公开、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度措施,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对象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监督作用,全面加强对事业单位运行中的事中事后监管。

  孙伟表示,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步,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完成事业单位分类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政策措施,努力构建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

   提高立法质量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孙伟表示,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这些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立法质量。重点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发展、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民生保障、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并注重完善政府立法程序,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通过向媒体公开、召开立法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使政府立法符合省情、反映民生、体现民意。

  二是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制定出台了《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三是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省政府从社会公开遴选了102名法律人才组成“山东省法律专家库”,在全国首创“法律顾问+法律专家库”工作模式。现在各市政府也已出台了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文件,聘请了法律顾问,部分县(市、区)已提前建成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山东出台了《山东省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明确执法主体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五是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山东在全国率先推进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市县两级政府全部设立了行政复议委员会,集中行使行政复议权。据了解,这在全国按省份来说是第一家,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法制办的充分肯定。今年前三季度受理行政复议625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4.3%,行政复议改正率大幅提高,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断提升。同时,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加强行政复议与信访工作的协调配合,提高用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水平。

  六是加强政务公开。总的原则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健全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政府信息主动发布机制、保密审查制度、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政策解读机制等等。包括今天接受你主持的这个专访,也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公开的方式。

  七是加强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纠正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制度建设。

  孙伟介绍,下一步,山东将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中央和省委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将法治建设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原标题【 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解读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
山东:排污企业有了“环境健康体检报告”
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日前上线试运行。山东省新闻
山东集中一个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今天(4月11日)发布《关于开展山东省新闻
人民日报点赞青岛平度市:一粒小种子,串起大产业
山东是农业大省,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使命在肩。山东省新闻
山东:电动汽车增势猛 充电设施要“跟上”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基础和保障,山东省新闻
青岛“河口项目”推动信息共享,全国11个海洋保护区加强“连通性”
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典型河口生物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