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第八位研究生叶兆信深情撰文 盛赞先生二十八年辛勤教诲

09.10.2015  12:47

高山景行 恩同再造

——记冯其庸先生的辛勤教诲

叶兆信

我的恩师冯其庸先生,是我国文化界的著名学者,国学、红学大家,书画家,诗人。从我结识先生,开始聆听先生的教诲,至今已过二十八年。这是我人生和艺术追求之路上的最大的荣幸。

二十八年来,先生的高尚情操感召我,渊博学识滋养我,大家风范熏陶我,科学方法启发我,使我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实践书画创作,逐步走出了工艺与绘画结合的“图案—线描—壁画—国画”的成功路;由一个大众日报的美术编辑,成为今天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的业务总监、高级编辑,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主席。

先生今年已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依然在关注和提携着我这个学生。去年3月28日至5月5日,先生提议和指导的《叶兆信画展》在先生的家乡——江苏省无锡市的冯其庸学术馆举办,获得了圆满成功。先生专门为之祝贺,并热情叮嘱,认真总结,继续努力。言谈中充满奖掖与厚爱。

我深深感动。先生二十八年来的辛勤教诲,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引领我前行,引领我登攀。

万千涟漪一线成

1987年1月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系列丛书《中国美术史》编写会议在北京昌平石化疗养院召开。我以青年画家的身份应邀参加。也正是这次会议,让我结识了久仰的冯其庸先生,并孕育了冯先生和我的师生缘。

那时,我从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刚过六年,已从原单位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调到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任美术编辑。会议期间,我把自己精心创作的地毯图案和其它线描作品送《中国美术史》的主编王朝闻先生指导。王先生看罢,又把我的作品介绍给了从中国人民大学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副院长的冯先生。

冯先生看了我的作品,非常高兴,当即鼓励我说,“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作品。兆信你很年轻,能坐下来搞出这样出色的东西,很让人惊讶。”当我大胆地提了绘画与工艺美术结合,发展线描的问题时,先生和蔼可亲地打着手势,兴致勃勃地给予指点,“线描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应当发扬。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不重视传统,只想出些“”的,岂不知“”也从传统中来,你一定注意。青年画家要沉静,要注重传统,不要随波逐流。一定要珍惜青春时光,要有毅力克服困难,刻苦用功,持之以恒。”

先生金石言,如春风化雨,润我心田,让我看到了先生对艺术发展见解的高屋建瓴,看到了先生对艺术规律的准确把握,看到了先生对痴迷艺术的青年人的热情鼓励和殷切期望。为了实践好先生的教导,王朝闻先生推荐我出版第一部书——《中国佛教图案集》。冯先生亲自给我审稿,为我题写了书名。此后,我每年都面见先生五、六次,甚至更多。每一次他都不吝赐教,给我讲书画传统,讲历史典籍,给我“批改作业”。他还特意亲切地对我说,“艺术上要做一个有心人,一定不要刻意追求炒作的虚名,而要实事求是地选好自己的路,扎实奋斗。你的图案、线描已有了好的基本功,下一步要继续突破,努力争取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

先生的教导点燃了我的向往;我以实践的结果回报着先生。1998年10月20日,我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了《叶兆信线描图案画展》,汇集展出了我潜心创作的80余幅线描画。冯先生闻讯专程从北京赶来,一边看,一边称赞,“很见功夫,大有长进”,并高兴地挥毫为我书写了观后感言:

以极精极细之心、极静极稳之情、极坚极毅之力,极锐极微之针,极彩极丽之丝,写祥龙嘉凤之鳞羽,猛虎斑豹之毫毛,而无一笔之失;如苍海洪波、洞庭银粼,万千涟漪,环环相生,环环相续,而无一环之差。此等功力,如花开天成,云出无心,直是化工之笔。吾不得不赞叹之,感佩之,念颂之。夫以此等精神,世间何事不成,何业不就,岂独图绘也哉!

我大受鼓舞。先生的感言,凝练、精美、形象,既肯定我的精细功力,又表达他的惊喜之情,更期望我能把这样的功力、手法发扬开来,把这样的精神、毅力坚持下去,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冯先生回到北京,又写了《万千涟漪一线成》的文章,发表在1999年3月26日的人民日报和2000年3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称赞我娴熟运用线条的作品,倡导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精神。此后,先生还在他的《墨缘集》中选了我的图案作品,并称“真正是出类拔萃,无可比拟,反映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反映了一个求精求细的程度”,再次给予鼓励。

拳拳仁爱心、殷殷抬爱意,就象温暖的海风,鼓起我远航的船帆。随后我相继创作的《兰亭修稧图》、《普天同光》、《姨母育佛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一批大型的线描画,均代表着我的奋斗之变,得到先生的题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