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全省3000余场演出送到身边,让群众乐享文化大餐

21.02.2016  14:59

  1月29日,山东快书、胶州秧歌、大平调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济南市历山剧院集中亮相,这标志着首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正式启动。2015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的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春节期间,首个“山东省非遗质文化遗产月”为节日气氛增光添彩,全省各地将举办曲艺类、武术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优秀剧(节)目展演390多场,让非遗展演在节日期间走到群众中去,吸引群众参与。

  2月1日,正值农历“小年”,山东美术馆副馆长王建国带领艺术家们来到章丘市曹范镇赵庄,为父老乡亲送“福”字,写春联。在现场,100余幅春联,200余个“福”字送到了群众和低保老人的家里。“省里的艺术家为我们每家每户送来了春联、‘福’字,把文化送到了我们心里,乡亲们由衷的高兴。”赵庄村第一书记刘华说。

  2月8日,大年初一一大早,前一百名来到山东省图书馆的读者收到了省图赠送的新春大礼包。《大众讲坛》、电子资源数据库服务卡、印有省图书馆Logo的U盘、布艺生肖吉祥物等组成的精美礼包,省图馆长冯庆东为读者送上新春的第一份带着浓郁书香的祝福。据悉,2016年春节期间,省图书馆不闭馆,并且特别策划“喜迎新春”系列活动,大家在共享节日喜庆的同时,也在浓浓的书香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从正月初七开始,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推出“新六艺”民俗文化体验周活动。民俗风情展示、民俗老游戏比赛、新年礼射祈福、射艺体验、泰山皮影、剪纸、跳绳、拔河等活动精彩纷呈,吸引近千名青少年和家长参与其中,大家在感受新年快乐的同时,充分体验到传统民俗的魅力。

  春节期间,全省274家博物馆正常开放,举办“迎新春”主题展览185个。博物馆成为节日期间的文化客厅,广大民众和游客更加便捷地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其中,山东博物馆在常设展览的基础上,举办《画说年俗——馆藏年画精品展》、《皇帝眼中的西洋科技展》、《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国宝调查 全民关注——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春节民俗文物图片展》等多个临时展览。“文化大篷车”将走进乡村,将展览、剪纸、年画、春联带到村民身边。青岛市博物馆借助官方微信举办《灵动之美——丙申年馆藏猴题材文物微展》,济宁市博物馆的《“我从汉朝来”主题展》,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猴年文化展》,烟台美术博物馆的《老年味儿——漫画过大年》,曹县商都博物馆的《同筑中国梦 共度书香年——楹联文化展》,荣成博物馆的《百猴闹春——剪纸艺术展》等展览。展览活动和馆藏资源相配套的年俗体验主题活动,将为群众的节日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让“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一种新时尚、新潮流。

  2月14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济南市百花剧院中工作人员紧张忙碌地为当晚的演出做准备。当晚,吕剧经典剧目《姊妹易嫁》为泉城观众献上了一场吕剧艺术盛宴。作为我省春节期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一场,在春节后开了一个好头。据统计,在春节期间,山东省京剧院、山东省吕剧院、山东省歌舞剧院等省直文艺院团将进行一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把文艺演出送到全省各市及学校、企业、社区,总计有56场,预计覆盖观众5万余人次。山东省京剧院将把京剧《闹天宫》、《沙家浜》、《武家坡》等折子戏送到济钢集团、济南市高新区春晖小学和齐河县社区等地,为企业职工、学生和社区居民送上高水准的京剧演出;山东省歌舞剧院将主办“2016我们的中国梦——灿烂中华迎新春系列音乐会”,把交响乐、民乐带给观众;山东省杂技团也拿出看家节目,把车技、鼓韵、钻圈等杂技节目送到青岛市、淄博市,丰富群众假期文化生活。

  除了省直文艺院团,全省十七市文艺院团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进驻春节期间人气旺盛的商场、大集和社区、村镇,为群众送上多种文艺活动,活跃春节喜庆氛围。济宁市组织豫剧、梆子、歌舞演出共540余场,大部分演出将送到县市区及乡镇;菏泽市组织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山东梆子剧团下乡演出,共有140余场。据统计,全省有3000余场文艺演出送到群众身边,让春节舞台丰富多样,让百姓乐享新春佳节的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