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日照国资委仅40余天 日照港原董事长杜传志被带走调查

28.12.2016  19:38
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杜传志于上周被纪委有关人员带走接受调查,这距离其履新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一职仅40余天。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杜传志于上周被纪委有关人员带走接受调查,这距离其履新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一职仅40余天。有消息人士称,杜传志是在一次会议上被带走的。不过这一说法尚未获官方证实。

  公告显示,上个月(11月)10日,杜传志刚刚获得日照市委组织部任命,调任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一职。在此之前,杜传志任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旗下上市公司日照港(600017.SH)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了解到,虽然职务公布了,但是杜传志一直没有到日照国资委上班。日照国资委人士证实了上述情况,同时表示,“对于其是否被带走调查并不清楚。

  此外,多个独立信源渠道向山东财经报道证实,在杜传志被带走之前,日照港集团物资供应公司总经理朱同兴以及集团财务部部长吕传田已于数周前被带走接受调查。

  28日,日照市纪委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在回复澎湃新闻采访时称,目前尚不方便接受采访,如有后续情况将与记者联系。

  公开资料显示,杜传志出生于1961年12月,现年55岁,籍贯山东省郓城市,大学本科学历。

  杜传志自1982年日照港建港之初便在此工作,在其调任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之前,其在日照港工作时间长达三十四年。

  履历显示,其历任石臼港建设指挥部工程计划处干部、计划协调部经理、工程计划处副处长、处长、日照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兼工程处处长、日照港务局局长助理、建港办主任、副局长、党委书记,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日照港原名石臼港,始建于1982年,1986年正式对外开港开放,是国家重点建设发展的沿海主要港口。

  受益于国内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日照港逐渐发展为腹地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的主要口岸,日照港因此素有“中国铁矿石第一大港”的称谓。

  不过,近两年日照港的业绩下滑颇为严重。日照港集团2006年—2016年间的发债募集说明书显示,2006年至2015年的9年中,该集团净利润分别为0.99亿元、0.25亿、0.79亿元、0.68亿元、0.47亿元、1.41亿元、4.01亿元、3.71亿元、5.13亿元,2016年净利润亏损1.69亿元,这是日照港十年来首度陷入亏损状态。

  “水深火热”的杜传志与日照港

   

  日落下的日照港

  2016年,对于日照港来说注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一是,开港三十年来最艰难的日子正困扰着这座国内第一大铁矿石进出口港。

  据了解,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权属企业利润下滑、税收优惠政策到期等因素影响,日照港集团2015年实现净利润-1.69亿元,10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二是,杜传志辞掉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离开了工作三十四年的日照港。

 

  资料片:杜传志

  1961年12月出生的杜传志,其职业生涯可谓深深地打着日照港的“烙印”。

  掌舵二十余年的杜传志对日照港有着深厚感情。在港口行业持续低迷的日子里,杜传志绞尽脑汁,力图为日照港找出一条道路。

  不过,日照港披露的2016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日照港还是颓势难挽:营业收入21.62亿,同比减少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同比下滑29.06%。

  这已经是杜传志“努力克服经营中的各项困难”、“积极采取各种降本增效措施”,才最终取得的效果,“减缓效益的下滑幅度”似乎并不容易。

背腹受敌的日照港

  在不少港口行业人眼中,山东港口业发展存在条块分割严重、结构不合理、竞争无序等问题。日照港与周边的青岛港、烟台港、连云港等同为一个港口群,共享较多的经济腹地,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关于这一点,杜传志心里明白的很。

  青岛港加快建设的第四代物流港——董家口港,距离日照港不足30公里,该港口定位于大宗散货的运输,这也正是日照港的主营业务。

  “相同的定位、相近的距离,董家口港势必与日照港展开近距离的贴身近战。”日照港证券事务代表范守猛此前曾在媒体表示,未来两大港口抢夺腹地货源的战争将会更加白热化。

  实际上,青岛港2016前三季度的铁矿石到港量已超过日照港,达6434.9万吨,而后者只有5279.5万吨。

  北边的董家口步步紧逼,而日照港南侧约40公里外的连云港也处于上升之势。据了解,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了51.1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达2.98亿元,同比增长134.65%。

  “理论上讲,港口之间的合理距离应在200公里左右,但实际上,一些地方两个相邻港口之间只有几十公里,甚至在不适合建设港口的地方建设开发港口。”为此,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杜传志曾在两会期间公开建议政府出台港口资源整合的政策措施,指导和推动港口不同层面、不同地域、不同方式的资源整合。

与青岛港的爱恨情仇

  “被耍了。”提到与青岛港的合作,日照港内部人士这样告诉山东财经报道。

  成立于2007年的日青码头,是青岛港与日照港唯一的合资项目。彼时,初入亿吨大港行列的日照港野心渐露:先与青岛港合作,弥补自身不足,再与青岛港分庭抗礼,夺取地区话语权。

  

  集装箱码头

  与此同时,受青岛市政府建设“万国码头”思路的影响,青岛港曾连续5年没有岸线建设新的码头,青岛港急于走出青岛,寻找新的战略伙伴。于是,青岛港与日照港一拍即合,2007年5月20日,青岛港与日照港合资建设的集装箱码头公司,在与青岛紧邻的日照海域运营。资料显示,青岛港与日照港共同投资人民币11.5亿元,各持股50%。

  不过,杜传志想借助青岛港的实力,为日照港集装箱业务带来发展的打算落空了。因为微利的经营状况以及一些内情,2014年底,青岛港6.39亿元转让其所持日青码头50%股权,这也意味着唯一的合作以失败告终。

  在同类业务竞争的情况下,分道扬镳是早晚的事。为防止省内港口间的内耗,在制定港航发展战略时,山东省曾提出“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的方向。杜传志也多次公开呼吁政府出台港口资源整合的政策措施。但从青岛港退出日青码头来看,山东省内统筹港口业协调发展的目标面临着比想象中更大的困难。

劳务工裁员30%

  日照港急剧下滑的业绩让日照港的实际控制人日照市政府和杜传志都感到压力巨大。

  在无力扭转场市场大势的情况下,杜传志想到的是如何从内部降本增效。这一想法很快在日照港实行开来。

  2015年11月19日,杜传志携众高管前往在裁员上颇具心得的兖州煤业取经,之后不久兖州煤业的“超常规举措”也迅速在日照港落地执行。日照港内部消息表示,日照港确实是在2015年开始裁员降薪措施的。

  杜传志辞职后,裁员仍在进行当中。不过,当时裁员仅在劳务工中进行,裁减比例大约为30%,降薪幅度为20%,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正式工)将分流到一线岗位上。如今,刚刚升任日照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蔡中堂要压缩总部机关员工和中层管理岗位,集团总部机关编制定员压缩50%以上,中层管理岗位则压缩30%以上。

  很显然,杜传志对裁员取得的成效十分满意。因为2016年4月,日照港在当地党报刊发了一篇文章介绍裁员成果的文章:“日照港集团在今年一季度共精简劳务人员905人,超过去年全年的减员人数”。

  对该项措施感到兴奋不已的杜传志可能已经忘了,在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日照港曾作为90多家日照当地企业一员承诺2009年不作经济性裁员。当时的一份报道披露,日照港(集团)拥有近两万名员工,其中仅劳务工就有一万多人,并且人数仍在增加。

  在这篇报道中,日照港人力资源部李济深科长曾表示,不降薪是杜传志作为企业家的责任,“不裁员、不降薪,不仅是企业家对员工负责任的态度,还是企业对社会的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杜传志希望依靠裁员来挽救日照港业绩的想法,似乎已经落空。数据显示,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2009年,不裁员的日照港仍然取得了3.47亿的净利润,而2015年日照港净利润则仅有3.08亿。

  “在一线工作的劳务工工资要比正式工要低,劳务工的工资成本在总成本里占比并不大。”一位日照港(集团)员工认为。

  据澎湃新闻网、经济导报等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