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弘扬传统文化资源的莱芜档案样本

24.09.2014  19:20

                                                              崔玉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莱芜市档案局一班人在局长李斌祥的带领下,本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足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莱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挖掘、整理、申报、传承、保护等活动中形成了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声像、实物等不同载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分散存留在不同的组织和个人手中,由于档案意识淡薄、经费落实不到位、处置不当、保管条件差等原因,大量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遭到毁弃和流失。为此,市档案局把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实施计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从抓源头、抓基础入手,认真调查摸底,系统梳理分布状况,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走出去”,指导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在此基础上,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保管优势,着眼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全保管,创新性提出“移宫换羽”的接收思路,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档案接进来,经数字化加工或转化后,把数字化成果以刻录光盘的形式送回移交方,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接收工作的定期化、常态化、规范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接收《黄巢的传说》、《雪蓑在莱芜的传说》、《莱芜方言》、《木板琴书》、《瓷雕》等38项市级,《长勺之战传说》、《莱芜吕家泥塑》等2项省级,以及《莱芜梆子》、《莱芜锡雕》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并建立特藏室集中保存和管理。这些档案地方特色突出,内容丰富,载体多样,仅录像片、数码照片、电子文档等材料的有效容量就多达2000G。

  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爱传统文化,下一步,计划在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静态”保护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发展这条主线,通过人物口述、跟踪拍摄、情景再现等“动态”镜头,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记录、传播、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进一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力,提升传播力,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使其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适时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览活动,把征集成果推向社会,扩大影响,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感、认同感、自豪感和参与意识。

  二、实施摩崖石刻及碑刻建档工程,传承弘扬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遗产

  摩崖石刻及碑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莱芜历史悠久,境内遗存的摩崖石刻及碑刻数量繁多,形式多样,分布广泛,时代跨越久远,较早的有汉代的“家常富贵”铭文铜镜、“大吉”铭文砖等;较晚的有民国元年(公元1912)李维翰书望夫山“重修山寨并庙亭序”等;较著名的有雪蓑子(苏州)书写、位于棋山观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玄之又玄”碑刻,以及位于港里村龙王庙、建于明代的“”字碑刻等,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许多有价值的金石文物遭到破坏,有些古碑石刻已不同程度遭受损坏,一些有文献记载的刻石已不复存在。为挖掘保护、收藏保存、传承利用、研究推广金石史料,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强市建设,2013年,莱芜市档案局按照“市场运作、专业实施”的思路,借助社会力量,扎实地把摩崖石刻及碑刻建档工作开展了起来,并且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制作拓片173幅,其中摩崖类41幅、碑刻类68幅、刻石类52幅、其它类12幅。为完整地保护拓片信息内容,以便保存、展览和观摩,将已制作完成的拓片交由专业公司装裱成轴,经系统整理后,入馆珍藏。下一步,市档案局将深入推进莱芜摩崖石刻及碑刻的收集保护研究,适时举办莱芜摩崖石刻及碑刻拓片展,编辑出版《莱芜金石志》,进一步弘扬和宣传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开展传统村落影像记忆工程,延续乡村历史文脉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近年来,莱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市档案局创新工作思路,摒弃过去唱“独角戏”的习惯做法,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单位,把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档案工作中,开展集聚城乡档案资源和弘扬传统文化“大合唱“,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方面,顺应城乡建设的迫切需要,以举办“看城乡巨变、建美好家园”主题摄影展为载体,与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发挥其人才资源优势,用镜头记录城乡发展变化,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展览,不仅集聚到1.2万余幅照片档案,而且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热爱莱芜的美好情感和干事创业、共建美好家园的激情。另一方面,以新农村建设为脉络,着眼保护村落文化记忆、丰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开发档案独特的历史价值,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与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专题片《我的村庄我的家》,“活态”记录和传承村庄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把见证地域文化延续、承载莱芜人情感和记忆的村庄历史文化原生态地呈现给社会大众,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该专题片每村1集,每集30分钟,计划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1084个村庄的拍摄工作,目前已拍摄完成60集,并在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莱芜电影网、莱芜档案信息网等媒体播放。

  四、夯实山水档案资源基础,弘扬展示山水文化个性与魅力

  莱芜自然资源山、水、林、洞、峡、潭、瀑、泉等,种类齐全,保存完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境内有八大景、十大名山,代表着莱芜不仅有独特的风景名胜,而且具备生态市建设的良好生态基础。近年来,莱芜把生态市建设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政策措施,“天蓝地绿,气净水清”的生态宜居新莱芜已从梦想照进现实。莱芜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众多的人文景观和传说,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民俗风情画卷。房干生态旅游区、雪野湖风景名胜区、王石门“天上人家”旅游区、笔架山、莲花山等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景区景点正越来越受到大批的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但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境内山水资源的认知和了解还停留在较浅层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莱芜自然资源的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和宣传做得不够,没有真正打造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为深入挖掘莱芜山水资源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价值,明确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利用与传承的意义和方向,市档案局结合馆藏山水档案资源实际,立足“大档案”,构建“大资源”,拓宽工作视野、渠道和范围,广泛开展散存在民间和个人手中的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全面夯实山水档案资源基础。目前,征集到莱芜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人物等方面的档案资料达110余件册。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蓝本,大力开展山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开发和利用工作,编辑出版《莱芜山水》,通过系统、全面地展示和宣传传统文化,使自然资源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 莱芜_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