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孩童信息打包卖32000 姓名电话地址全有

06.04.2016  12:40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实习生 王亚茹

  个人信息泄露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频繁的推销电话与垃圾邮件让大多数人见怪不怪。不过,买卖孩子信息的行为你们见过吗?只需花32000元,就能买到济南市20多万条1-5岁的婴幼儿信息,顾客还可以选择买哪个区的。更可怕的是,除了孩子姓名、家长电话,这些关于孩子的信息甚至能够精确到每个家庭的门牌号!

  报价

  平均每条信息价格一两毛

  “请问您是胡静瑶的家长吗?”5日上午,市民刘女士再次接到了这种电话,半年多来,她已经记不清接到过多少次电话,问她是不是胡静瑶的家长,“每次都是不同的培训机构或者什么单位打来的。

  让刘女士感到纳闷的是,她虽然有孩子,但不叫胡静瑶。后来接到电话的这几次,刘女士都问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联系方式,得到的答案一般是各个培训机构之间有合作,互相交流信息。“我认为这些培训机构应该都是从一些途径买的信息,只不过登记在我电话号码下的信息是错误的而已。

  除此之外,刘女士还接到过一些短信,能够准确说出她和孩子的姓名。“有一段时间比较密集,几乎每天都有人给我发短信,说是孩子的提分班、名师讲课什么的。

  那么,抛开刘女士并非胡静瑶家长一事不谈,胡静瑶的信息是不是被买卖了?

  5 日,记者在网上检索,竟真有人在网上公开表示自己手头有省城婴幼儿的信息,还在网上留了自己的QQ 号。

  记者以开游泳馆想要购买婴幼儿信息为由,加了卖家的QQ。

  当记者表示想要购买济南市槐荫区和市中区1-5岁的婴幼儿信息时,对方表示济南全市的1-5岁的婴幼儿信息手头上有20多万条,打包价32000元。如果只要这两个区的,总数大约有8 0 0 0 0 条,最低价21000元。照此算来,平均每条信息价格为一两毛。

  卖家

  提供29条信息18条是准确的

  那么,这个“信息贩子”掌握的信息是不是真的?

  “电话号码都是哪里来的?准吗?”当记者这样问时,对方答道:“疫苗方面了,不能给你说具体,你知道这个违法。

  在付款方式上,对方拒绝支付宝交易,只接受打款。面对记者要求见面交易,对方表示:“违法的,不见面不打电话。我是公务员,不会为了这点钱冒险,进去了我的人生就毁了。”并且问记者什么时候可以打款:“晚了我办公室人多。

  在记者表示价格能够接受、下午就可打款之后,对方发给记者一个表格截图,里面有七条信息,供记者测试其准确性。这些信息都来自槐荫区,里面有孩子的姓名、年龄、性别、父亲姓名以及父母联系电话。最可怕的是,这些孩子的家庭住址全部精确到户。

  记者拨打了信息中孩子家长的联系方式,有两条是准确的。随后,记者对卖家表示信息不够准确。为了证明自己信息的准确性,对方又发给记者两组市中区和一组槐荫区孩子的信息,加上第一次发给记者的,总共有29条。

  “都是各个办事处报上来的,各个办事处认真程度不一样。”对方表示。

  记者按照29条孩子的信息一一给家长打电话,经核实,18条是准确的,还有一个孩子只是家庭住址信息有出入,准确率达到了60%以上。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这个出售儿童信息的卖家不仅出售济南的信息,在网上有人发帖想购买南昌、长沙、扬州等地婴幼儿名单的时候,他均表示手头有信息,而且,他从2012年便开始回复这一类信息。

  家长:

  三拨人打电话让领“疫苗补贴

  在记者拨打家长电话确认过程中,一名女童的家长崔先生仔细回忆了在哪里填写过孩子的准确信息,崔先生最终给了记者一个肯定的答案:“打疫苗的时候,肯定是那时填写的信息被泄露了。

  崔先生表示,记者拿到的名单中所登记的女儿的名字只用过几个月,“打疫苗时因为急着写名字,就临时写了那个名字,后来马上就改了,也没在别的地方登记过孩子的信息,所以只有打疫苗时用过这个名字。

  还有多位家长表示,曾接到过与打疫苗相关的诈骗电话。“一共有三拨人打过电话想要骗我,都说是打完疫苗之后让我去领取补贴。”一名信息被泄露的孩子家长尤先生说,一次是安徽的,一次是广东的,还有一次是济南的。

  其他接到电话的家长也表示,只有在登记出生信息、打疫苗时填写过这么精确的信息。经进一步了解,这些孩子的出生医院并不在一处,唯一有交集的地方,就是注射疫苗时登记过信息。

  对此,孩子家长张女士表示,关于自己的事情还比较了解,如果是关于孩子的诈骗,可能会让她的甄别能力降低。“一说孩子的事情,家长肯定都着急,如果孩子的这些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买去,说孩子出了什么危险,我肯定一下子就蒙了。

  此外,被出售信息当中列有详细的家庭住址,这也让张女士很担心:“如果能说出孩子的准确姓名,很容易让家长为其打开自己家的大门。

  “现在大人的个人信息被到处贩卖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没想到孩子的信息也丝毫没有安全可言。”尤先生表示,“对于这些官方机构,我们老百姓都是很信任的,可孩子的信息这样被出售,说明这个系统是有问题的。

  街头收集儿童信息15分钟近十人上钩

  记者采访中发现,部分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个人信息保护,有不少缺陷。4日,在省城玉函路上一家商场内,有多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 fs15员手持气球和宣传单,吸引小朋友和家长。如果孩子想要气球,家长就需要填写孩子姓名、年龄以及家长电话,短短15分钟,就有近十位家长填写了个人信息。

  “这是我们收集客户信息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选择离店面比较近的商业综合体等地方发放传单、收集信息,这样做宣传比较精准。”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孩子和家长的信息我们是不会透露给同行的。”此外,该负责人表示,期末考试之后在校门口发放传单收集信息也是比较常用的方式,而且那时候家长会比较配合。

  这名负责人同时透露,不排除一些专门收集孩子信息的人会把信息卖给有需要的培训机构。“这种方式取得的联系信息,准确率会比较低。

  街头收集信息,家长可以选择避开,但是,家长总要遇到填写孩子出生信息、填写预防接种信息等情况,如果通过这种渠道流出,那孩子的信息就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公职人员卖信息最高可判三年

  对于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信息的行为,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马民虎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马民虎指出,我国刑法也明确规定了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信息的行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53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