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信社改革取消各项经营包袱 支农支小成效明显

17.08.2016  23:37

   中国山东网8月17日讯 (记者 姜瑞丽) 早在2010年,银监会表示,将不再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也要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全部消化经营包袱,优化股权结构,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了业务发展,提升了支农支小成效。

  那么,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有哪些具体变化?这些变化对农商行“支农支小”起到哪些作用?在1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张建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51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684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加额连续11年在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

  张建民介绍,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部消化了各项经营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通过改革,改制机构的历史包袱和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不良资产得到集中处置。

  通过产权改革,建立了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相融合的产权结构。其中,民间资本股权781.8亿股、占比93.3%,国有资本股权56.2亿股、占比6.7%。

  通过改革,全省农村商业银行“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一大批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代表以及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经营者进入到董事会、监事会,民间资本在法人治理框架内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产权对经营管理行为的约束逐步强化,法人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此外,全省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实力持续壮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经营范围进一步拓宽,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体制机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和社会贡献度均有了大幅提升,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张建民说,改革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了业务发展,提升了支农支小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51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635亿元,资产总规模超2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684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加额连续11年在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23亿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的40%。

  张建民表示,下一步,全省农商行将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做到“改制不改姓,改名不改向”,不忘初心,继续强化立足“三农”的战略,狠抓针对农户和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功能创新,广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支农支小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姜瑞丽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