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预警难区分,能否统一?

18.01.2016  14:37

水炮车上路喷洒水雾,以降尘治霾。 记者王锋 摄

  济南市财政局向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济南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为改变雾霾天气,今年济南安排11.19亿元用于大气污染整治。雾霾治理,正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话题。

  而记者注意到,治理雾霾的漫漫长路上,一个基本的问题让市民有些困惑:雾霾天气到来时,气象、环保部门都会发布预警,而有时发布的“颜色”却不同,不少人表示“傻傻分不清”,建议能否将两个预警实现统一。

  “和谐”的头两年:俩预警在市民眼里几乎一样

  在济南市气象台预报科科长尹承美的印象里,2013年开始,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针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修订,首次将PM2.5作为发布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气象部门才正式开始记录“霾”。按照国家要求,济南此后将霾预警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分别对应中度霾、重度霾和极重霾。

  据此,2013年9月,济南首次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同年11月18日,《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出炉,明确将预报作为预警发布依据。

  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济南一共发布7次预警。在这期间,气象部门发布的霾预警也基本和环保部门牵头发布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吻合,即便一个叫“霾预警”,一个叫“重污染天气预警”,在不少市民看来,它们几乎是一样的,因为无论哪个部门牵头发预警,预警主要以“黄色”为主。

  “颜色打架”:气象首次“霾红警”,当天环保发“黄警”

  俩预警的“友好关系”在2015年采暖季开始出现转折。2015年11月11日,采暖季刚开始,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就发布了今冬第一个黄色预警。截至2016年1月17日,采暖季还没结束,济南已经发布了5次重污染天气预警,次数为历年之最。

  2015年12月7日,重污染黄色预警信号拉响,4天后,“黄警”一度被升级到“橙警”,这是济南“气质”史上首个橙色预警。此轮预警时长9天,创下济南有重污染天气预警以来的最长纪录。这个纪录随后又被同年12月18日发布的预警打破。

  重污染预警级别调整,比往年更加灵活,而这种灵活的变动为俩预警的“分歧”埋下伏笔。2015年12月18日,济南发布重污染橙色预警,随后这一预警经历了“降级”又“升级”,再“降级”的过程,终于在当月28日解除。

  “分歧”发生在2015年12月23日,山东17市陷“霾”伏,省气象台发布霾红色和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济南市气象台同日也发布霾红色预警信号。而同日,市环保部门牵头,发布预警时,将此前橙色预警信号降级为黄色。于是,在同一天里,既有“红色预警”,又有“黄色预警”,不少市民表示“傻傻分不清”……

  市环保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将重污染预警降级,是考虑到未来空气质量将呈现好转趋势。而实际上预报的好转没有到来,这是由于一股平流雾的出现,让监测人员措手不及。

  “对雾的预报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山东省气象台专家说。尽管如此,对于环保部门牵头发布黄色预警,而同日气象部门牵头发布红色预警一事,仍引来不少疑问。市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因为俩预警不统一,当天环保局接到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转来的市民“投诉”,要求解释两个预警区别,并建议将俩预警进行统一。

  “牵手”难题:俩预警代表两种行业标准,本质不同

  对于市民建议统一两个“气质”预警的建议,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监测科科长吕波告诉记者,虽然理解两个相似的预警可能会让市民误解,但从发布之初,这两个预警就几乎不可能进行统一。“这是两个不同行业的监测标准问题。”吕波说,重污染天气预警侧重于对空气污染程度的预测,更为关键的是,是根据预警情况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比如发布红色预警,中小学则需停课、机动车将被单双号限行、企业限产限停、工地停止施工等。这种预警带有强制性建议,对市民的生活影响也较大,因此发布的时候更加谨慎。

  气象部门发布的霾预警信号在预测内容上侧重于能见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发布时间也相对灵活,霾预警往往能更加及时地体现出临近时候的天气状况。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不同,霾预警发布后并没有强制性措施。比如,气象部门发布霾红色预警,并不意味着中小学要限课、机动车要限行。“霾预警的意义在于及时提醒市民,比如提醒市民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等内容。”尹承美说。

  俩预警的区别还体现在另一个细节上,而这一点往往会被忽略。环保部门牵头发布的重污染天气预警,“盯防目标”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共6项污染物,也就是说不论哪一项污染物致使济南“气质”变糟,都有可能发布这一预警。而气象部门发布的是“霾预警”,主要针对灰霾天气,而灰霾天气的特征因子是PM2.5。

  如今,灰霾天气成为当下诸多城市的“大气病”,PM2.5成为首害分子,在这种情况下,重污染天气预警和霾预警在发布上,有了更多相似之处。

  相关新闻

  京津冀将统一污染预警分级标准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近日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上说,面对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障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他表示,未来将统一京津冀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严格执行应急响应制度。

  记者了解到,从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来看,各城市之间预警也不尽相同。比如,临沂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将预警分成四个等级,预计未来两天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保持在200以上,并低于300时,就会启动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而目前济南等诸多城市的预警共有3个等级,启动门槛相对高一些。当预测济南连续3天(含)以上发生重度污染天气时(200﹤AQI≤300),发布黄色预警(III级);当预测连续3天(含)以上发生严重污染天气时(300﹤AQI﹤500),发布橙色预警(II级);当预测1天(含)以上发生极严重污染天气时(AQI=500),发布红色预警(I级)。发布红色预警时,济南就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响应措施,包括中小学停课、机动车限行等。

  在当前俩预警难统一的情况下,最便捷的办法就是看清楚预警名称,气象部门发布的是霾预警,不具备强制力,而环保部门牵头发布的是重污染天气预警,对应不同级别的响应措施。

  下一步,山东省各市将根据省环保厅要求,进一步完善预警分级,有望实现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