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全力打造农业安全新优势 农产品美味又健康

25.05.2015  12:06

  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在注重食品多样化的同时,更加开始注重“吃得安全”。作为农业大市,以满足吃好吃安全为导向,潍坊市坚持以品牌农业为统领,全力打造继农业产业化之后的农业安全新优势,把现代农业“精耕细作”,让各类农产品安全更味美。

  标准化生产实现“种得好”

  “一包15毫升的多杀霉素需要兑15公斤水。”安丘市金冢子镇下洼官庄村技术员张新凤忙着给菜农们辅导用药标准。他介绍说,他们的用药标准是世界上最严的,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日常生活离不开瓜果蔬菜禽肉蛋奶,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种”“养”被赋予了重大使命。潍坊市不断探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到今天,已使绝大部分农产品种植、养殖及生产、运输、存储等实现标准化管理。以安丘为例,这个市参照美国、日本、欧盟等地的农业操作规范,研究制定了生姜、大蒜、草莓等33个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200多个生产标准,用世界上最严的出口标准来实行种植管理、加工销售。

  现在,这个市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已达到480多项,围绕瓜菜、果茶、食用菌、肉蛋等产业,建设了800多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470多个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区,让各类品质优秀、安全可靠的蔬菜肉蛋源源不断走向市场。

  实现“种的好”,标准化的重要不言而喻,推广实施却需要好的平台。

  长期以来,潍坊市农业生产多是单家单户的传统耕种模式,一家二三亩地,各有各的种法、各有各的经验、各算各的收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谁会去考虑需要不需要标准呢;即使有考虑的,也往往会因为成本高等因素,难以实行。

  这是一个症结,解决需要新药方。针对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实际,一剂良药就是推动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

  记者来到寿光市古城街道常治村张汉军家大棚时,他正在采摘西红柿。他告诉记者,大棚里的西红柿完全按照绿色蔬菜标准种植,“我和社里有协议,我按绿色标准种植,社里负责包销所有蔬菜,成本提高了,价格也跟着涨,关键是不愁卖。”张汉军加入的是美薇蔬菜专业合作社,从种子到农药肥料,再到绿色种植技术,对社员实行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指导技术。种出的菜符合绿色标准的,由合社统一收购;不达标的,不仅拒收,还会被解约,让其退社。

  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切实解决好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之间矛盾,我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意见和激励政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如今,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有14000多家,实际入社社员达76万多户,占全市纯农业户的51%;发展联合社200多家。

  监管保障体系确保“管得好”

  如果说农产品是人的食物。那么,农药化肥等就是农产品的食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监管是关键。

  日前,在安丘农药登记备案办公室,几名农药销售代表忙着给新进产品进行备案。安丘市农业执法大队大队长韩国良介绍说,所有进入安丘经销的农药都必须备案,只有符合标准的才允许销售。为了管好“药瓶子”,我市严禁不符合标准的高毒农药在辖区内销售流通,并建立农药经营告知制度,凡是进入市场的农药,农药经营者必须将农药的名称、生产厂家、生产许可文号、登记证等信息及时告知当地农业部门,由农业部门向社会公示。同时,农药经销商也要对购买农药者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做到购销有台账、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溯。

  安丘市石堆镇邦源农资连锁店经营着200多种农药化肥,经理兼技术员韩国良从事这一行业多年,他认为,这种制度非常有效,“现在统一配货,再加上实名销售,不仅农药质量有了保证,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可以直接找到。”

  作为农业投入品可追溯监管的延伸,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市、县等重点监测站,基层网络更加牢固,有2500多个检测室分处各乡镇、交易市场、种植基地或相关企业,可检测4000多个项目,基本覆盖常规食品的检验检测。

  让消费者对农产品“知根知底”,还有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正在全市铺开,通过实施质量追溯信息编码制度,做到农产品产、购、储、运、售全链条信息集中,实现了“由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加快土壤改良做到“产得好”

  只有好的土壤,才能产出好的农产品。

  多年来,潍坊市积极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有计划地对全市耕地健康状况进行普查与诊断,利用物理技术,配合生物手段,对土壤性状进行全面改良。

  记者来到寿光稻田镇梁武赵村时,很多菜农忙着用旋耕机给地里“打”稻壳粪,用稻壳粪等有机肥利用换茬期改良大棚内土壤是这里每年入夏后必做的“功课”。

  “改良土壤,能有效提高土地有机质和肥料利用率,让土壤物理性状和环境得到改善。”寿光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陈永智认为,土壤改良是实现蔬菜增产优质的重要基础。

  作为中国的菜篮子,寿光在2010年启动了“沃土计划”示范工程,推广生物菌肥改良土壤,激发土壤活力。现在,他们的步伐迈得更大,计划到2020年实现35万亩大棚“沃土”全覆盖。

  打造“沃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是关键。“土壤缺什么,施肥才补什么。”用陈永智的话说,不了解土壤和作物需求,盲目施用化肥,必然会造成减产和土壤恶化。

  寿光顺泰家庭农场7号棚内,负责人贾崇山向记者介绍,2012年这个棚的甜瓜出现了长势不好、产量不达标问题,取了土样送到检测中心,检测显示“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过低、氮元素含量超标”是病因。“知道原因,我们立马就改为测土配方施肥,当年产量就恢复了,口感比以前更好。”贾崇山说。

  如今,潍坊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近1300万亩,覆盖率达80%以上。仅2014年,就对1000多个设施大棚施肥情况进行了调查。

  土壤之上,以沼气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也兴盛而起。

  位于高密市醴泉街道的五龙河农场,走的是“种、养”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以野猪、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为主。通过养殖,他们一边生产肉、蛋,一边通过沼气站把禽畜粪便变成沼液、沼渣,用于种植有机蔬菜及无公害小麦、玉米;收获的玉米则做成饲料用来喂猪、喂鸡。

  这种模式不仅有效避免了禽畜粪便、化肥等造成的面源污染,还提高了菜、肉、蛋的品质,有18种农产品取得了绿色或有机认证,成为市场上的宠儿,大量餐饮酒店及家庭主动前来认购。

  注重品牌建设促进“卖得好”

  虽然人们渴望吃上高质量的放心食品,但由于诚信缺失和市场信息混乱等原因,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却相当突出,大大降低了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

  破解这个瓶颈,就需要打造农业品牌,用品牌把高端高质和高效连接起来,使好的产品卖出好的价钱。

  在北京朝阳区,“山东鲁丰出口级蔬菜”专卖店的生意红红火火,来自安丘的大葱、大姜、圆葱、面粉等安全优质的“出口级”农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

  打造品牌,潍坊市把“实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出口”两字去掉,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核心目标,按照“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的思路,加快推动优质安全农产品由出口保障向国民共享转变。

  从2013年起,还实施了地域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节会品牌“五位一体”的品牌农业战略,相继培育出了诸城外贸、亚太中慧、得利斯集团等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品牌企业;中国驰名商标13件、山东省著名商标90件,“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1608个;品牌畜产品455个,产量130万吨,居全省第一。有了品牌,再通渠道。不断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潍坊市拥有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达1500多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就有41处。

  借助于这些优良的渠道,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西安,潍坊市把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运到了全国人民的餐桌上。当人们围坐桌前,品尝着父母或儿女的厨艺,共享家庭温馨时;当人们欢聚一堂,用美味佳肴款待朋友时,所夹取的一口菜、一片肉或一颗蛋,很有可能就是潍坊人用国际的标准、严格的管理、肥沃的土地、生态的环境、辛勤的劳动,生产出来的。(潍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