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论坛在泗水召开

30.10.2015  12:11

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论坛在泗水召开

 

10月23至24日,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论坛在泗水召开,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实现新突破,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出席论坛并讲话。省林业厅副厅长亓文辉,副巡视员李登开、马福义出席论坛。亓文辉、马福义分别主持论坛。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高东升作专题授课。济宁市副市长田志峰致辞。

 

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讲话

 

刘均刚说,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的重大意义,坚定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发展特色经济林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小康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市场供给、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有效途径,是工商资本投资创业的新领域。

 

刘均刚指出,我省经济林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经济林生产大省。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大型工商企业、社会资本投入经济林产业,极大的提高了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但是,我省经济林发展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栽培管理方式粗放、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果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市场竞争压力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最近,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对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提出明确要求,把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突出产业化发展,目标任务切实可行,实行分区布局、科学发展,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相配套,强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刘均刚强调,要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技术指导,着力推动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抓特色经营。 各地要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让土地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的工商企业、合作组织和经营大户集中,允许农民通过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开展自营或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按照适地适树、良种栽培、规模种植、科学管理的要求,采取新建和改建相结合,高标准打造一批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带动全省特色经济林建设。 二是抓良种壮苗。 要加快特色良种繁育和苗木基地建设,加快良种壮苗的培育,保证苗木数量充足、质量优良。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育苗技术,切实做到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点生产、定点供应和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四定三清楚”,从源头上杜绝用非良种苗木造林。要加强苗木市场监管,严格执行种苗经营许可证和苗木质量检验合格证,确保经过检验的优良品种投入市场。 三是抓科研和技术推广。 要积极组织在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种植模式、产期调整、产品深度开发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种植加工的技术含量,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要抓紧制定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规划、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为指导科学生产经营和规范行业管理,提供制定保证。 四是抓产业化发展。 要把经济林种植和产品深加工一起发展。要大力扶持和壮大一批专业型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引导和组织经济林主产区走联合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林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进一步拓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采摘等相关产业,提高经济林产业的整体效益。 五是抓典型示范。 要利用好利益导向机制,利用好成功典型和经营,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组织、林农群众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经济林发展中来。省里将重点扶持建设200处标准化示范园、100家龙头企业、100个专业合作社、100个种植示范大户、50个专业批发市场。 六是抓产品质量安全。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特色经济林产品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确保安全、绿色、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行经济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记录管理,建立产品生产档案,强化源头治理。要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省林业厅副厅长亓文辉作总结发言

 

亓文辉说,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是山东林业发展的新方向、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的新领域、改善林种树种结构的新举措。但是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仍然存在认识有误区、没有形成规模、科技支撑不够、缺少龙头拉动等现实问题。

 

亓文辉强调,为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有一个好的切实可行的规划。要以县级规划为基础,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研究和确定适于当地生长并具有明显优势的树种。适地适树,适度规模,决不能一窝蜂式发展。要有重点的建设一批特色经济林重点县。形成的规划要通过政府或人大的认可,形成文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二是要宣传好、服务好,使之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要大力宣传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及时总结推广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要以规划为基础,做好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三是要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抓落实。不盲目、不盲从,因地制宜、因企而异。四是要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要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规划时要重视山区丘陵、盐渍沙化等地力瘠薄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是贫困人口集中区域,是扶贫的重点区域,也是我们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方向。

 

山东省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高东升授课

 

山东省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高东升作了《山东省经济林发展提质增效的几点思考》的授课,从经济林近年发展进展、经济林产业发展态势及经济林提质增效的重点工程三个方面和与会人员作专题授课交流。

 

本次论坛邀请了全省18家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

 

与会领导参观泗水县特色经济林建设现场

 

与会人员观摩泗水县特色经济林建设现场

 

与会人员参观了泗水县万紫园元宝枫种植基地、圣天香黄金梨基地、申尔黑莓基地、黄土元宝枫基地、永春堂公司、九奇山特色经济林基地等现场。

 

会场

 

各市林业局局长、经济林(果树)站长,省厅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此次论坛。

 

2014年底,全省经济林面积2220万亩,产量1990万吨,总产值1580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19.5%、16.7%、155%,经济林面积居全国第13位,产值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13%和12%;果品储藏能力658万吨,加工能力283万吨,综合储藏加工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全省有32个县(市、区)获36个“中国经济林之乡”称号。下一步,力争到2020年,全省特色经济林重点县(市、区)达到70个,万亩以上生产基地达到500处;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产品优质率达到85%以上;年贮藏加工量占年产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省级以上特色经济林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家、知名品牌15个以上;全省木本粮油、果品、木本药材等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2720万亩,产量达到2540万吨,产业总产值达到2100亿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