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次拍卖公房租赁权 10处公房收益增6成

14.10.2015  12:36

  “18万一次!两次!三次!成交!”13位竞标人经过33轮的激烈竞价,从8.6万元/年的起拍价一直竞价到18万元/年,8号竞标人最终通过竞拍取得了位于市中区七里山中路一套180.4平方米公房的租赁权,租期3年。这是发生在济南首次国有公房租赁权拍卖会上的一幕。

  据介绍,以往济南市的国有公房,均由各公房经营管理单位按自行设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对外招租,价格也是各单位自己定价。这种方式由于租赁工作透明度不高,存在人情租赁、多重转包、暗箱操作的可能,不仅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也会给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留下空间。为彻底杜绝公房租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上述问题,济南市房管局试点举办首次国有公房租赁权拍卖会。

  首次公房租赁权公开拍卖会,共征集了10处、3809.75平方米的国有公房作为拍卖标的,拟定了拍卖方案、拍卖规则、租赁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委托房地产评估机构以房屋市场租金平均水平为基础,参照周边房屋租金的实际成交价格,结合出租房屋的个别因素,评估确定最终起拍价。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招商工作,征集到了29位竞拍意向人,并于近日举行了公开拍卖会。

  首批公开拍卖租赁权的10处公有房屋,实现了年租金由98.5万元跃升为163万元,年租金收益提高了65.48%。位于经三路一门面房经过20余轮举牌才“落槌定音”,起拍价28万元,最终以45万元的年租金落槌成交,实现了租金的最大化。

  市房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有公房存量逐年减少,各经营管理单位以租不能养房、以租不能养人的困境下,“阳光招租”和“公开拍卖”将成为新常态。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