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

30.09.2014  14:15

滕州市审计局    耿晶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在新的阶段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的影响不断扩大,审计质量越来越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当前政府审计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审计人员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审计质量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相对薄弱、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等。

        笔者认为,要提高审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高质量的审计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审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问题。从事政府审计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严谨细致、客观公正的基本素质,更要树立起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品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非分明、坚持原则,切实履行好政府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

审计机关应把审计人员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上,采取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为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干部队伍,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骨干带全员,以考试促培训的方法,实行定期轮训,系统地学习财政、经济、审计、税务、信息技术等知识,要从基础知识学起,进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审计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审计质量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审计行为、控制审计差错、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地审计机关普遍实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审计机关应在继续坚持项目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复核制、业务审定制、质量考评制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审计质量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缺陷和实施中是否存在问题,评估其执行的效果和效率,并及时报告,同时应督促相关部门、科室及时予以改进,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审计工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审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只有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应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任务。

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审计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辅助审计特别是计算机现场审计的应用水平,积极推广应用审计机关审计管理系统(OA系统)和计算机现场审计实施操作系统(AO系统),提高审计项目实施能力和审计政务电子化水平。实现审计数据共享、打印机共享、电子数据互传等自动化办公功能,努力达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的目标。完善审计工作协作机制,不断深化联合审计工作,形成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

四、抓整改促实效

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在整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实现审计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审计实践中有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审计发现的问题,特别是非处理处罚的问题,总有部分被审计单位不积极整改,屡审屡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审计意见和建议落空,使审计效果大打折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审计机关应将审计整改落实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轨道。明确对被审单位整改督查的时间、重点、主要内容、工作流程等,制定审计整改督查工作操作规程,增强审计整改督查工作的可操作性,责任到人。制定审计回访督查制度,重点督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有关会计核算问题的纠正情况,挤占、挪用、滞留专项资金等违规行为的整改情况,以及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等。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