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

24.11.2014  16:06

  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深入改革与发展,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和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焦点”。“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从多方面减轻农民负担,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还不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关键是必须对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其战略模式实施根本性的调整和转换,高度重视后现代农业的启动与发展。  

            

  一、后现代农业兴起的现实基础  

            

  由现代农业过渡到后现代农业,既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提出的一种内在要求,更是农业自身逻辑与进步的必然结果。  

            

  1.以农为本追求尽善尽美的农耕民族文明和成熟的传统农法体系及其技术为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及其保证  

            

  我国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绵延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个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不但始终把农业作为根本,而且在农法和农业科技进步与发展方面也建树颇丰,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有关农业、农学的一整套哲学思想及其理性和相当成熟的传统农法体系以及颇为精细的一些农业耕作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等,不但为后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切实的技术保证,而且也是有效继承和延续我国富于辩证法和追求尽善尽美与中庸的传统农学及农法体系和农本思想的一种客观要求。  

            

  2.高度稀缺的耕地资源和落后的土地生产率以及低下的农产品质量所构成的巨大压力需要通过后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来加以解决  

            

  耕地资源的高度稀缺是我国农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按人口平均的可耕地面积比世界平均水平低58%,只相当于法国的1/3,美国的15%不到。与此同时,我国耕地的土地生产率也处于落后状态,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也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许多农产品不但品质不高,而且污染的超标程度相当严重,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大障碍。有限的耕地资源,低下与落后的农业土地生产率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态势,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不但比其他国家都要复杂得多,而且也不可能在已有的现代农业范畴内得到根本的解决。  

            

  3.滞后发展的农产品商品流通渠道和农产品加工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急需通过后现代农业的路径来促进其发育和完善  

            

  我国按人口平均的主要产品拥有量与一些国家相比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但是,由于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和农产品加工体系发育的严重滞后,不少农产品已开始出现并形成低水平的供给过剩趋势。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到水果、蔬菜等,全国范围或地区、地域性的积压现象时有发生,即使像奶类品这样的低供给水平产品,也已在不少地区出现滞销、积压现象。这一问题同样不可能在现有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方式框架内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出路在于从根本上改革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方式及结构架构,使农业和与农业直接相关而又分属于其他产业的有关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超大农业复合产业系统及其运行的办法与机制。  

            

  4.后现代农业是迅速摆脱西方农业发展模式困扰的惟一出路  

            

  按照西方现代农业模式标准,我国农业发展反映在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进与完善等各个方面的不平衡现象是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平均每公顷耕地面积所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仅相当于德国的8.1%、英国的8.7%、法国的10.6%、美国的26%:但在农用化学品使用方面,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施用量却已明显地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施用水平。为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幅度地减少我国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是绝对必要的,但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增产压力,农用化学品施用量减少的前提是必须能够找到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有效替代化肥、农药、生长剂等农用化学品并足以推广的增产措施,否则不但其可行性值得怀疑,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难以承受的。就农业机械化方面的问题而言,对于我国来说,如果按照西方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及要求,显然需要继续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然而,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却未必现实和可行。如果按照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前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完全有可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及办法来加以解决。  

            

  二、我国农业模式转换和后现代农业启动的方向及路径  

     

  后现代农业是当代及未来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方向,但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不同,因此,后现代农业的启动方式和农业模式转换的路径及方向必然不同。从总体上看,我国启动与发展后现代农业,当前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完善种植业的作物种植结构,将牧草等产业链长、附加价值大的作物种植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我国目前有9亿多亩中低产农田,利用中低产农田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意义。(1)发展草业,按照世界通行的做法进行草、粮轮作。由于饲草本身的生物固氮和植被保护作用,加上草饲畜牧业的有机肥还田,可以使耕地农业的发展走上主要依靠有机肥和土壤肥力及产出力良性提高的可持续之路,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的施用量,既提高了耕地的产出水平和产品质量,又减少了污染和农业生产费用的投入与支出。(2)推动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发展草饲畜牧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突破口。草饲畜牧业的发展既可以改变我国的食品结构,还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形成草、粮种植动态比例,对粮、肉、奶产量进行自动调整,使供给更具弹性,在降低粮食仓储压力的同时,将“粮食安全”过渡到“食品安全”。(3)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扭转我国业已形成的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发展困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草地畜牧业的单位面积产值要比种植业高出1-8倍。(4)利用农田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我国天然草地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达到牧区、农区“双赢”的效果。  

            

  2.加大新兴农业部门的开发力度,有效构建多部门、多形态、多功能的农业结构系统  

            

  我国的农业发展,无论是从适应和满足国内生活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角度或是从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都不能囿于已有的传统,继续固守有限部门的单一发展模式,而是应该选择多部门、多形态、多功能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此,一是需要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一切可资利用的资源潜力及其优势,大力开发生产和经营新的农业产品或服务的农业行业部门,如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白色农业、海洋农业、绿化农业、城区农业等等,形成包括传统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和其他众多完全新型的农业部门所组成的多部门农业产业综合体,使农业的产业门类及其部门形态结构出现重大改变。二是以不断涌现的农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的基础,发展全新的农业形态,如工厂化农业、智能化农业、网上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等等,构建由众多业已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新的技术形态农业所组成的多形态农业结构系统,使农业的技术形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适应环境保护、美化生活环境和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需要,突出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扩大就业与提高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功能显著的那一类农业部门的发展,使农业成为一个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集成体系或系统。  

            

  3.突出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在整个农业系统中的战略地位,构建和形成“效益农业+地方特色+商标优势”的农业发展市场运作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适应与市场竞争能力  

  

  如果说效益和特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两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在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这一点对于WTO背景下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异常突出的我国来说就更是如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国农业发展都必须从传统的广种薄收、突出外延扩大的已有思路及模式中摆脱出来,高度重视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的有效发展,按照外连一片市场、内活一方基地的基本思路及原则,突出具有各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再通过集成、聚合的途径及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体系,用特色产品抢占市场,用商标优势加强特色产品的市场地位,使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落到实处。  

            

  4.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抗逆能力  

            

  设施农业的突出特点及优势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降低自然因素或其灾害对农业所造成的影响与损失。荷兰虽然只有26万农业劳动人口,但其农业的出口创汇量却是我国的2倍,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设施农业发达、技术先进。我国的设施农业面积虽已居世界首位,但设施农业技术却严重滞后。进一步增加和扩大设施农业面积,改进和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应成为我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作方式、降低自然及季节变化对农业的制约与影响、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生产无污染、优质、富营养农产品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及手段。同设施农业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工厂化农业。工厂化农业是设施农业的最高发展形式。工厂化农业中的“作物工厂”一年四季可以生产同一种作物,不但打破了作物种植的季节限制,而且能够使作物更加迅速地生长,缩短生产周期,同时防止室外空气污染,使所生产的产品更清洁、更卫生。工厂化农业既能够最大限度、最为充分地有效运用最为先进的现代高新技术,又足以使传统的农作方式及农法体系出现质的改变,从而为农业这一古老产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5.因势利导,实施区域间的农业发展战略整合及优势互补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具有发展不同农业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的资源禀赋,但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自然经济观念的影响与支配下,加上主要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的长期短缺状态,因此,小到农户,大到乡、县直至省一级区域,内向封闭的“小而全”生产格局一直是我国农业区域分布的一大特质。这样一种格局既不利于农业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也与当代农业发展的区域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规则及方向相悖,从而使农业的应有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窘境,要求各地区必须从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基础出发,突出优势,抓住重点,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当地个性化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为此,一是应该重视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培育与投资建设,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按照“以点带面,以链串点、点、链、面结合”的方式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把发展各地区的特色农业作为重点来抓。二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和提出有效整合各地区农业产业化资源的基本思路及其方法与途径,通过有效的政策及手段使不同农业区域的农业发展互进互动、互为因果和补充,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三是积极采用和广泛推广“公司+农户”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和农民的广泛参与,推动和促进地区主导农业产业的有效形成及其产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加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产区集中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