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部分农村婚娶难度增加 彩礼攀升媒婆走红

18.03.2015  15:39

  春节前后是农村嫁娶的高峰期,由于有的地区农村结婚彩礼攀升,让媒婆这个行当也红火起来。

  “资深”媒婆自述

  一年下来能挣个两三万

  在古代,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合法性是不被认可的。

  而在现代,尤其是农村,媒婆依旧在大量青年男女的婚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位资深媒婆不经意间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数字还是让我们吃了一惊。她告诉记者,她这一年什么都没干,光说媒带给她的收入就有近3万元。

  而她说媒的范围也从刚开始的本村辐射到了十里八乡,成为媒婆中的红人。

  赵风兰(化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显得很职业,她说自己已经把说媒当成了自己的工作。

  她的收费标准是这样的,有人找说媒不管成与不成都会缴纳20元的“跑腿费”(她说现在一般都给50元,也有给100元的,一是好看,二是农村人现在也不缺这点钱了),牵线成功两人见面需要给她200元的中介费,如果两个人订婚了或者是已经谈婚论嫁了,她要收取400元的“好处费”(她告诉记者,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一般东家都会给600或800元图个吉利),这还不算完,直到双方正式结婚前,每年过节男方都要把节礼送到位,这样算下来,赵凤兰说成一对青年男女的婚事,收入会在1000元上下。

  记者看到,赵凤兰有一份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人名,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的随身必备,哪个村的男孩女孩名字,目前婚姻状况,年龄,在哪儿工作等信息十分详细。她说,掌握这些信息是她开展工作的关键,剩下的就靠“嘴皮子”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同县(市、区)的收费标准各不相同,但都会有不少的人扮演着赵凤兰这样的角色。她们以中老年妇女为主,收费标准也各不相同,有的把它当成了职业,有的是业余,不过能达到赵凤兰这种水平的并不多。

  赵凤兰说,如果遇到二婚或者三婚的情况,她会适当提高价格,因为难度大,所以也基本没人拒绝。

  东阿县刘集镇前关山村的贺怀成是附近有名的媒人,不过这两年他这个“月老”越来越难做了。据他介绍,最直接原因是,女方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有一次,他去一个女孩儿家提媒,对方直接就问男方家里有没有买汽车,在城里买没买楼房。因为女方要求高,最后他也没说成这桩婚事。

  彩礼行情不同

  农村娶媳妇比城里费劲

  二明是莘县的一位村民,要模样有模样,要个头有个头,今年26岁。二明的父母告诉记者,在他们周边这些年悄悄流行起来的结婚标准让都是工薪阶层的他们有些吃不消。以前结婚彩礼流行的是送东西,主要是“三金”:金项链、金手镯和金耳环,算下来花的钱也不多。现在有的张嘴就要“一动不动”或“大包干”,也就是说,男方在必须要有新房,要有一辆汽车,或者一次性给女方20万现金。

  “现在,俺这里娶个媳妇,光彩礼钱花十万八万的很正常,要再加上盖新房,买东西,摆酒席钱,没有二三十万块钱,媳妇进不了家门。” 提及农村青年结婚要花多少钱时,冠县东古城镇东么村的么先生向记者伸出三根手指,一脸的严肃。“越是男方家庭条件差的,弟兄们多的,女方要的礼金越多;好找对象的男青年,家里条件又好的,女方反而要的彩礼少,你想想,谁不愿意让自家的闺女出门后过得好一些呀!”

“前些年,俺这里订婚彩礼兴‘千里挑一’(1001元),后来涨到‘万里挑一’(10001元),这两年又涨到了六万六、八万八。”阳谷县的刘建忠说,去年,他的侄子订婚花了五万八,这在当地算中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