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剧团40年坚守:勤学苦练巡回演出风雨无阻

10.04.2015  16:16
  丝竹悠扬、锣鼓铿锵,灯光闪烁,又是一个台上做戏字正腔圆,台下观众掌声一片的夜晚。

  3月25日晚7时30分,相公街道相三村的临街戏台上,灯火通明,琴声悠扬,出场的生、旦、净、末、丑坐唱念打入情入扣,一出农民喜闻乐见的地方传统吕剧《王定保借当》正在开演。台下,男女老少,听戏的农民翘首观望,坐了黑压压一大片。

  刚刚走下舞台,饰演剧中生旦角色的50多岁的相二村村民赵守兰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喜欢唱戏。家里虽然还有责任田要种,繁杂的家务缠身,但不论有多忙,我心里都装着咱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小戏。唱上几句,吼上几嗓子,带给别人的是欢乐,我也觉得浑身舒服和清爽。

  田间地头,活跃着农民艺术团

  赵守兰是相公街道新天地艺术团里演了40年小戏的老演员,她能唱吕剧、京剧、柳琴戏,还精于跳舞和独唱,可谓一身多艺。这个艺术团里和赵守兰一样对农村传统文化爱得执着,不计得失并且为小戏不懈坚守的剧团演职人员就有40多人。

  这个诞生于农民中间的新天地艺术团,吹弹拉唱的角儿可谓人才济济,这些人基本上是一群情倾娱乐乡里的农民,主要由相公庄的三个村及附近村庄的农民票友和戏剧爱好者们组成。

  该团的牵头人、团长郑希贵更是一位热心乡村文化的农村老干部。他从小就受老一辈农村艺人的影响,喜欢唱跳,还热心把欢乐传递给其他农民。他动情地说,新天地艺术团所在的相公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村里素有唱大戏的传统习惯,旧社会唱戏的大戏台就搭建在唐玄宗年间的释佛寺庙前,寺庙在战火中毁坏,大戏台上的戏却一直在演着,直到文革时期大戏台被拆除。戏台虽然没了,但酷爱农村传统文化的人还在,酷爱农村戏剧艺术的情结牢牢扎根在了人们的心间。上个世纪70年代村里人办起了宣传队,唱红歌跳红舞、演起了样板戏,报酬就是生产队里给记工分。改革开放之后,集体经济逐渐薄弱,一家一户靠的是责任田,没有了待遇,没有了收入,这农场小戏还演不演?大家凑在一起商量,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一个不求回报、只有奉献的新天地艺术团就这样诞生了。那时的剧团成员有的才十多岁,现在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和老太太了。几十年来,他们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演戏,让每个人的一技之长在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汗水和艰辛变成了农民的欢乐。

  艺术团里的李桂红、毛素华、李新霞、赵守兰是活跃在舞台上的四姐妹,她们对舞台个个情有独钟,坚守几十年不弃不离,让每个热爱乡村文化的农民,谈起来都动容。观众席里的老干部、老票友李洪义谈起新天地艺术团来,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团里的吹拉弹唱技艺精湛,堪比城里的专业大剧团。这些台上脍炙人口的表演,并非一日之功,台下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剧团里年龄最大,已是满头华发的于永昌是团里的外村人。这位两鬓白发,吹拉弹唱了半辈子老戏迷,虽然每次下乡紧张的演出,都会让他身心倍感疲惫,但他从没有因为年老而放弃。他说,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农村的文化娱乐已经走向了多元。但小戏这种传统文化依然占据在农民的心中,他们对传统小戏鞭笞社会邪恶,传导的中华民族孝文化有着难以替代的情结,农村、农民依然呼唤着这些喜闻乐见的小戏。因为这些小戏不仅仅朗朗上口,内容也是农民家家户户耳熟能详。

  勤学苦练,巡回演出风雨无阻

  这些酷爱着农村小戏的农民们,为了提高演出技艺,不仅几乎天天在电视上听戏、看戏,学唱腔学动作,学出台的一招一式,还拜市吕剧团的退休老艺术家黄培明为师,勤学苦练到了忘情的地步。在弘扬、继承农村文化艺术的路上,在送文化、送欢乐的苦苦求索中,燃烧着自己,奉献着人生。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一台台脍炙人口的小戏,博得了农民一次又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这让艺术团的团员们感到了生活的满足和充实。赵守兰还在文化下乡的舞台上收获了爱情。她和同台演出拉弦的丈夫相亲相爱,演绎了全家演戏的戏剧人生。

  相公新天地艺术团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创办开始,这支最初由26名农民组成的业余庄户剧团,现在已经具备了专业剧团的基本设施,剧团人员也增加到了40多人。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农闲时间,不仅在自己的村子里演,还巡回于十里八乡搭台唱戏。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雪雨纷飞,总是尽力送欢乐给农民,用艺术活跃农村这块阵地,大家没有怨言,演戏也从未间歇。

  通讯员 刘聚兴 记者 伟伟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