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咋成了讨债道具
08.02.2015 21:59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日前记者在淄博一建筑工地采访时,建筑公司经理杨明问记者:“我们给某地政府盖了楼,两年多了工程款还没结清。我找上几个农民工以讨薪的名义去要,你们给报道报道可以吗?”
杨明的逻辑让记者哭笑不得:临近年底了,政府各部门对农民工讨薪问题都很重视,社会舆论也很关注,用农民工讨薪的方式催债,对方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杨明认为,工程款里就包含着农民工工资,用这一方式讨债也说得过去,效果应该更好些。 把农民工当成道具,以讨薪的名义去讨债,此类事例在近期屡见不鲜。2014年12月16日,菏泽市一工程承包方孙强带领17名农民工,来到济南市信访局上访,向工程发包方某建筑公司索要农民工工资。济南市人民来访法律顾问室律师受指派介入调查,律师经过细致了解发现,该建筑公司已向孙强支付了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款项,因工程质量尚未验收,还有10万余元的工程质量保证金未支付。在相关事实面前,孙强承认了这次组织农民工“讨薪”是想假借催要农民工工资名义,通过政府部门向建筑公司施压,以便尽快结清剩余工程质保金,实际上与农民工工资无关。 据济南市人民来访法律顾问室统计,近期以来,有三起案件情况类似:用人单位、包工头以工程欠款未结清为由,拒付农民工工资,并怂恿、组织农民工到政府相关部门上访,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向工程欠款方施加压力,以达到催要工程欠款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不少农民工信以为真,认为工资包含在工程款中,不知不觉中成了用人单位或包工头讨债的道具。 在给许多包工头、农民工提供咨询后,在济南市建筑业农民工服务中心值班的律师张雪妍认为,以农民工讨薪名义追讨工程欠款,混淆了工程欠款与农民工工资的法律概念,伤害了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的感情,应引起重视。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08.02.2015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