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运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1.01.2016  11:52

      准备活动要做好

      冬季锻炼,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这是因为,从室内到室外,温度骤然降低,会使皮肤和肌肉立即收缩,关节和韧带僵硬、弹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若立即开始锻炼,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突然、猛烈地运动会造成心跳骤然加快,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低温还会影响到神经的传递速度,让人对痛觉不那么敏感,当身体发出受伤的信号时,反应会比较迟钝,无法及时停止伤害动作。所以,每次锻炼前一定要注意做准备活动,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活动开,使体内器官尤其是心脏进入适应运动的状态,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使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得到改善。准备活动要做到浑身发热,这样开始运动便会觉得精神饱满,四肢有力,寒冷也不足惧。

      应该做哪些准备活动呢?一方面可以做全身性的运动,使全身大部分肌肉参与进来,如快步走、慢跑、跳绳、各种健身操等。另一方面可针对某项运动的特殊需要,有选择性地活动特定的肌群。比如跑步前慢跑热身后,可以做压腿、转体、抻肩等活动,使关节活动角度变大、增加肌肉及肌腱的弹性与灵活度,避免跑步时受伤。

      运动强度要适当

      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宜骤然间剧烈运动,须待肌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精神旺盛,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相反,如果锻炼后软弱无力,疲乏不堪,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提不起精神,那么你的运动量可能过大了,下一次运动时一定要减少运动量。

      运动时间不宜早

      冬季锻炼最好是在日出后。一是冬季清晨,寒气袭人,很容易刺激器官,造成肌肉关节僵硬。二是清晨地面空气中氧的含量是一天24小时中最低的时刻,待太阳出来后,随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面上空气的含氧量方得逐步增加。三是清晨地面上的空气污染也最重。白天排放的废气、尾气等因受夜间温度的下降而沉降于地的表面,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才得以升向高空散去。通常认为,中午或气温较高时是冬季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

      衣着多层次

      冬季运动锻炼,还应注意保暖防冻。早晚时段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浸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衣服,注意保温,避免寒邪侵体。冬天室内暖意融融,室内运动时也要注意保暖,刚开始运动时也要长袖长裤,待准备活动后才可换短袖短裤,锻炼完毕后也要尽快穿衣保暖。有些人因为怕冷、怕感冒而戴口罩锻炼,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口罩把鼻子挡住,不利于锻炼时通气量增加的需要,阻碍呼吸的顺利进行,影响氧气的吸入,使人产生憋气、胸闷、心跳加快等不适感。冬季空气干冷,为避免过冷空气进入体内,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补水要及时

      冬季锻炼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样多,饮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运动饮料。补水时注意要多饮少喝,让身体慢慢吸收水分。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应该沉住气一口一口地喝。有这种情况,在寒冷的天气,有些人会想喝一杯热咖啡或巧克力再出去锻炼,或者是中午锻炼后为了应对下午忙碌的工作,来杯热咖啡既解渴又提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其中含有咖啡因,会造成人体失水,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在锻炼前后不要饮用咖啡或巧克力。

      冬季运动的注意细节还有许多,限于篇幅,今天就先聊到这吧。愿大家在热情洋溢的体育运动中度过一个收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