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鹏:创新梦想永不“隐形”

31.10.2014  12:50

  海归、博士、80后、高科技领军人才,这些耀眼的字眼,如今又要加上一个名头: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本周,光启科学有限公司(前称英发国际)公布,公司执董刘若鹏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据联交所资料显示,英发国际获刘若鹏为首的深圳大鹏光启联众科技斥资2.37亿元入股成大股东。深圳光启借壳港股英发国际控股香港上市,日前正式更名为“光启科学有限公司”。
  不过,在人们的印象中,他还是那名年轻的科学家:25岁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隐形衣”,发表在《科学》杂志后引起轰动;27岁获杜克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创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如今刚满31岁,已率领顶尖研究院在超材料、智能光子等三大革命性创新技术上取得多项产业化成果的转化,涵盖航空航天、无线互联和智慧园区等领域……他,就是刘若鹏。
  眼前的刘若鹏,跟照片中那个微胖、短寸头的形象不同,发长三寸,脸也瘦了一圈。他自嘲地说:“没办法啊,每天工作14小时,忙到晚上12点回家,根本没时间理发。”若问刘若鹏“是什么激发了这群年轻人的斗志”,他会不假思索地蹦出两个字:“梦想”。“梦想着中华科技的复兴,梦想着探索未知的领域,梦想着改变人类的未来,这是我今天坐在这里的唯一理由。”
  “让国家在超材料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初见刘若鹏,看上去的确很普通:个子不高,眼睛不大,貌不惊人,衣着普通,身材还有点发胖;成长在深圳一个普通家庭,读小学、中学、大学,又出国深造,继而回国创业,履历看起来也是按部就班。
  看起来普通的刘若鹏,却有着不普通的经历:就读杜克大学期间,他攻关“超材料”领域,率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隐形衣”,通过引导微波“转向”,防止物体被发现,2009年发表后,引起学术界、公众媒体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家实现了隐身衣。”另一世界顶级期刊《自然》如是报道。他甚至收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就职邀请。
  就在科研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选择回国。“我们在进入超材料领域时,连‘超材料’这个名字都没有,即使在美国,它都是最新、最前沿的领域;而我们这几个人就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谈起4年前的那次选择,刘若鹏感慨道,“如果我们带着成果回国,那么中国在这个高精尖领域,不但不输于发达国家,还具有先发优势。”
  打定主意,他说服团队里另外4名主要成员一起回到深圳。在他们看来,原始创新最重要的是人,只要团队在一起,即使离开美国的先进设备和科研环境,回到中国一样能够做出成果。赫赫有名的光启研究院从此诞生。“取名自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矢志‘为中华科技复兴而奋斗’。”27岁的刘若鹏也成为国内最年轻的研究院院长。
  他们回来后,在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境况下,白手起家,自主创业,从零开始,砸进身家性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有的同事,年纪越来越大,忙得没时间要孩子;还有的,有了孩子,却又流产了,到现在还怀不上。“是我把他们‘忽悠’回来的,我特别怕对不起大家……”
  “拿自己做实验,给自己开刀”
  每天,刘若鹏和伙伴们挤在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起工作,忙到凌晨才回家;没有实验室,测试电磁波就得钻到地下车库里……“我们不仅要研究,还要研究‘怎么研究’。”刘若鹏说,比艰苦条件、超负荷工作更难的是对研究院运作模式完全“一抹黑”。“我们不仅是在科研成果力求创新,在运作机制上也创新,在创新模式和管理方式上相当于拿自身做实验,给自己开刀,看哪痛哪不痛。”
  “我们原来仿照很多类似机构,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架构和流程规范,最后发现不奏效,出不了东西。那段时间最难熬,研究院差一点死掉了。后来索性放手一搏,我说,‘抛开所有的制度、流程,我也不是院长,你们也不是那谁谁谁,大家就坐下来,头脑风暴,一门心思解决问题。’那段时间,每天都讨论到凌晨四五点,有那么4个月的时间,技术难关终于被攻克了。”刘若鹏把此后形成的创新模式称为“作坊式”。“对于原始创新来说,可能这种自由的、发散式的做法更有效,能把大家的头脑‘爆发式’地激发起来。”
  跟这些“坎儿”相比,刘若鹏觉得,这4年最困难的还是怎么说服“创新链”,包括市场用户、投资方去关注新技术、接受新技术。超材料的领域非常新,很多人不了解,而市场总是希望投资于可靠的、看得见“钱景”的项目。他坦言所做的大量工作,其实是“封装”——将自己的研究用通俗化语言包装出来,再向市场、社会推销。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一定会回报舍得投入的人。短短两年,这个留美年轻人将一个原来只有5个人的研发团队,发展成为拥有近300人的顶尖研究机构,以平均每周申请25项专利的速度,占全球相关专利85%的成绩,悄然成为世界超材料领域的引领者。目前,光启团队突破亿级微结构超材料的设计制备,完成了亿级微结构功能超材料的研发与制作。搭建超材料先进设计、制备及测试平台;开发了先进的超材料系统。刘若鹏还部署搭建了计算能力在国内进入百强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在美国时用3个月做出一个超材料微结构,现在30分钟之内就可以做出百万级别的超材料微结构,超材料的设计和仿真能力大大提高。
  “希望能有更多企业靠‘原创’力量发展”
  在科学家、创业者、梦想家这众多的头衔里,刘若鹏还是最喜欢“梦想家”。用他的话说,从高中到现在10多年里,创新的梦,从未“醒来”。事实上,整个光启团队一个共性:激情澎湃,干劲十足,讲贡献、讲投入,不求回报,不气馁、不退缩。“要进入这个行业,工作狂是基本条件。”在这里从事3年多航空特殊材料研究的岳玉涛感慨道。在他看来,光启更像是一个梦想家的俱乐部。大家因为梦想而相聚,在这里一起抱团,实现自己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改变未来的梦想。
  虽然梦想的狂热总不免遭遇现实的冷酷,虽然不少更加“实际”的人陆续离开光启;不过,越来越多的人经过沉淀,选择留下来,选择了继续“追梦”。不少人为了完成一项研究,常常会主动加班到晚上八九点,甚至不惜牺牲周末时间。
  因为,不计功利、“不切实际”的梦想家精神,始终是原始创新最需要的东西。刘若鹏认为,自己和早期创业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始创新、源头创新。“早期,由于社会物资匮乏,各项技术滞后,创业者如果能让国外不少现成的先进技术在国内落地,或者打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再加上一些坚持,或许就能获得成功。”
  “而光启的成功,比的是原创。”这个年轻人头脑成熟而深刻,“光启成立4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汪洋副总理等都来参观过。对于一个4岁的企业来说,这是巨大的荣誉。我觉得,这些国家领导人来光启,是在发出一种信号,那就是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企业,站在世界的潮头,靠着‘原创’的力量发展。”(贺林平)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
全国“三区三州”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3日,随着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段导线展放工作顺利完成,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主体进度已完成76.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