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时代”呼唤肯下苦功夫的创业者

06.05.2015  10:47

  当下,大众创业春潮涌动,创客文化悄然形成,一批“梦想家”“弄潮儿”点燃的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就拿北京来说,去年中关村新注册科技创业企业超过1.3万家,新生科技企业活跃度超越硅谷;八百米的青龙胡同聚集了十个创意空间,几乎涵盖文化创新发展所需的主要资源。这股创业浪潮无疑是喜人的,但一腔热情、一时惊艳,还不足以支撑愿景的实现,适时的反思和必要的提醒是不能少的。

  市场环境中,资本的嗅觉最灵敏,也最易盲目。上世纪80年代商潮袭来,有人戏言“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喇叭一响,不做县长”;二十余年过去,听惯了草根逆袭的成功学,有人笑谈“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于是乎,不少临渊羡鱼者撸起袖子随风而去。审慎思之,这些人的所谓“创业”,究竟是顺势而为的敏感,还是急功近利的浮躁?恐怕是后者多于前者。有人想“过把瘾”,与贷款炒房、借钱炒股如出一辙,本质都是孤注一掷的冒险投资;有人想“捞快钱”,一旦融资上市便快速转手,甚至转身换副皮囊再来圈钱……喊口号多于干实事,赶时髦多于领潮流,完全是功利主义、投机主义的做派。

  我们当以怎样的情怀去创业?关键要有“树百年老店,创中国名牌”的长性,要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功夫。或许心灵鸡汤会告诉草根“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但认真研究市场规律便可发现,创业赢家的俱乐部里,大多是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老手,鲜有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的菜鸟;知名企业的大本营中,大多是代代相传、苦心经营的老店,鲜有赚一把就跑的新秀。创业是一场苦旅,只有经得起风雨,才能见得到彩虹。往风口一站,只想借巧劲,不想下苦功,复制再多成功经验,也无法粘贴出自己的成功。对广大创客而言,追风头炒概念的路子行不通,怀有一颗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才最为根本。

  作为国家顶层设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初衷在于培育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者肩上还应再添一分历史使命感。回想世界上每一次创业浪潮,尽管赶潮者众,但都逃不过“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磨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如今再立潮头,创业者当端正心态,不能只顾跟风,而忽略企业经营基本面;相关部门当引导创业风向,不能让资金避实就虚,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把目光放得更远,把创业平台做得更实,我们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