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队伍建设 铸造审计铁军

02.11.2015  12:45

济南市历城区审计局张庆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国家治理对审计监督的新需求,这种需求决定审计的重点和方向,也赋予审计新的责任和使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在围绕完善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赋予了审计新的历史使命。此相适应,审计工作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即“高定位”、“全覆盖”、“一盘棋”、“智慧化”、“多挑战”等审计“新常态”特征,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在“新常态”背景下构建一只强大的审计队伍是我们各级审计机关急需思考的问题。作为县级审计机关,笔者认为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紧紧把握住“思想”、“能力”、“作风”三个关键点,围绕关键点,以点带面,全力提升审计干部队伍素质。

一、发挥审计文化引领作用,铸造审计铁军“忠诚魂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单位都需要有一个各具特点的,具有凝聚力的精神,以统领大家的思想,导向方向,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共谋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统领大家思想的精神,就没有核心,没有精神寄托,就会失去追求共同目标的内在动力,成为各行其事的一片散沙,不可能造就一番事业,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审计机关作为独立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部门和审计监督体系,要有效发挥经济监督职能作用,使审计事业稳定创新发展,就必须塑造现代审计精神,统领广大审计人员的思想和审计全局工作,形成审计整体力量,引导大家自觉地为共同的审计追求目标而奋斗。当今时代,文化的多元化,促使职工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成法律赋予的审计职责,除了依靠法规制度、规范准则的硬约束外,还必须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自觉意识等这些软约束,而文化作为一种“软性黏合剂”,对内可以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以塑造完美的审计形象。通过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审计职业为载体形成共同的审计价值观、政绩观和追求目标,形成审计整体力量,引导大家自觉地为共同的审计追求目标而奋斗。

一是制定科学的审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要加快审计文化建设的步伐,就需要在认清和把握审计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律性的基础上,根据审计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审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个人认为,未来审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在对当前审计文化进行挖掘、提炼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审计文化理念的创新,至少体现两个方面的结合:要把审计已有的文化现状和未来文化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吸纳西方文化中优秀成分结合起来,形成具备审计特色的文化精髓,通过大力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使审计人员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行为成为职业习惯和自觉行为。

二是制定明确的审计文化建设目标。先进审计文化建设目标的确定,应紧紧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确立未来审计事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审计文化。个人认为审计文化的建设目标,至少应当体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人本、创新、竞争、学习、忠诚。而且,审计文化还应当是具有高度的凝聚力的文化、学习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宽松的文化和绿色的文化。

三是创新审计文化环境建设。建立审计科学发展和文化建设环境同步发展战略,初步形成审计文化创新网络,抓好审计文化环境的总体规划,把创新价值观等创新精神及表现形式与规章制度、形象标识、工作环境等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起纳入设计范围,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并将这一远大战略纳入审计工作的重点,并作为一项长期、渐进的系统工程,自始至终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从体制、组织管理的视觉出发制定一套尊重创新个体、有利于创新人员脱颖而出,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实现团体协作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充满活力的有利于创新审计文化环境构建的科学发展模式。

二、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牵引,突破审计人员“能力关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某一组织或者某一集体在共同目标指引下以知识为基础,通过注重学习、运用、创新知识,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组织,是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意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审计实践的广度已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审计”将成为审计工作新模式。同时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审计工作的日益繁重,常常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审计,县级审计机关往往受地方财政能力影响和人员编制的制约,无法保证每一个审计领域都能配备相应的专业审计人员。因此县级审计人员亟需突破“能力关”,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引导审计人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自身素质,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引导审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采取审计网络学院、审计图书屋、审计专题培训等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引导审计人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随时接受最新的培训方式和理念,持续不断地增强学习能力,进而培养自信力、自律力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可以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学习氛围,由于具备正确的学习目标、实际的学习内容、多样的学习方式,促使审计人员行为、观念、习惯等心理和行为要素向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系统,促使审计在职干部学习系统化、制度化,从而引导审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学习成果的转化。学习型组织并不仅仅限于书面知识的学习,由于具备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促使审计人员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的内外转化。通过学习,由于具备了内在的价值观念的提升,加上外在明确的目标,逐渐使审计人员由内向外抓紧转化,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习性,进而达到促进整体工作提升的目的。

三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增强审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改变以往以培训多以行业审计对口业务培训为主的模式,使原有的培训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扩大,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所增强。学习型组织是针对审计人员的年龄、职务、工作属性等不同的特点,由审计人员自主选择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既注重了全员培训,又侧重了分类培训;即注重于理论知识培训,又兼顾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可以全面提高审计人员应变决策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等,同时借助局内轮岗等形式,全面提高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以统筹推进队伍建设为目标,铸造作风建设“新常态

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关乎审计事业能否创造性的开创工作新局面、适应审计工作“新常态”、肩负起审计新使命的关键所在。当前山东省审计工作面临着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的新机遇,审计职能地位也将发生重大转变,审计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工作任务也将会不断增加,审计内容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知识结构合理,政策法规熟悉、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适应云时代大数据需要的“一专多能”的能力,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吃苦耐劳、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要求,认真梳理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方法和要求,努力打造具有审计特色的机关作风理念和框架,全力推进审计人员的作风建设。

一是强化职能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立足治国理政的全局,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将审计监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赋予了审计监督新使命,李克强总理鲜明提出“审计要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经济发展安全员、权利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对审计在监督制约权力、严肃财经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加具体的部署,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正确看待自己从事的工作,只有真心热爱审计事业、珍惜自己的岗位工作,才能自觉增强对审计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要加强党性修炼。回顾我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是旗帜和目标,可以凝聚人心,指明前进的方向,同时,它也是精神支柱、前进动力,可以净化人的思想和灵魂。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扩大、审计监督地位的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不仅要面对多种思想观念的交锋和日趋激烈的业务竞争,也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纪律观念等都要经受着新的考验。在诸多利益面前,是先替自己打算,还是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大公无私,随时都在检验着每一位党员的党性。

三是要强化创新理念。随着审计工作内外环境的变化,审计组织方式、审计体系都要面临不同的挑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才能谋划未来、破解难题、推陈出新;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既能坚持“沿着老路攀高点”,又要坚持“开辟新路创亮点”,单项问题逐一研究破解,打开难题的突破口,真正将开拓创新精神贯穿始终,努力在各种难题中突出重围,不断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