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德州转型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20.11.2014  17:52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德州迎来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城市形象加快提升、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挑战和稍纵即逝的机遇,德州市发改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提出了推动德州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立足三个时点,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一)一个历史新起点。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德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全方位快速发展。从综合实力看,2013年经济总量达到2460亿元,  “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13.1%和14.5%。从支撑条件看,境内形成“三纵三横”铁路交通网和“三纵三横”高速公路交通网;深度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取得积极成效,大交通、大能源格局正全面形成。从产业发展看,在经历以德棉、发达、鼎力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以恒升、通裕、普利森为代表的资金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后,正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高科技新兴产业转型。从城市建设看,“两河四岸”加快开发,全域绿网、现代水网建设亮点突出,生态科技城、黄河国际生态城等一批转型升级载体和平台快速起步,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总体看,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是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起点,是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起点,也是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起点。

(二)一个重要转折点。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在充满变革的“后危机时代”,德州面临着三个重要转向。一是发展模式进入转型关键期。目前,德州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市场变化带来的需求性下调、转方式带来的结构性下调和资源环境趋紧带来的约束性下调同时存在且相互交织。特别是一些传统增长点深度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总体处在攻坚克难期;新的增长点正在孕育,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增长点收缩带来的压力。二是动力结构进入加快调整期。与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近些年德州经济发展主要依托投资拉动。2013年投资率达到60.2%,超过发达国家高速增长期的最高水平。扩大投资可以消化过剩的产能,也存在使产能更加过剩的风险,必须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着手,加快释放内需动力,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三是体制改革进入战略突破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全面加速,改革正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转向战略性突破阶段。

(三)一个战略机遇点。这些年德州在省内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缺少大的战略覆盖,而德州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东部地区又享受不到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处境极为尴尬和艰难。随着“一圈一带”的推进实施,德州全域处在两大战略覆盖之中,为我们加快区域融合、提升发展层次、实现跨越赶超启动了新的引擎,这是德州期盼已久的丰厚政策红利,可以说是历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历史机遇。目前,“一圈一带”加上乐陵、庆云进入的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德州已集一个国家级、两个省级战略于一身,政策密集、支持有力、环境宽松、优势叠加,使德州又跃上了新的平台。特别是随着下一步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规划的陆续发布实施,德州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预示着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德州将迎来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

二、夯实三个根基,助推经济长远发展

(一)夯实经济发展动力之基。改革开放30多年,德州主要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转型。一次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另一次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契机,正在加速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型。当前,德州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进入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印度从传统工业结构为主直接跨入新兴产业超前发展阶段,主要是抓住了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以软件外包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并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加速了新兴工业化进程。英国老牌制造业城市伯明翰,以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源为支撑,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跻身全球最具创新力百强城市之列。近年来,德州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壮大。节能环保领域的景津、国信装备制造能力全国领先;生物技术领域的禹王、保龄宝、龙力、绿箭拥有全国一流的科研实力;新能源领域的皇明、通裕、中大在各自细分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创新成就了这些企业的今天,更决定了德州发展的明天,应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这个重中之重,加快推动发展动力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二)夯实区域竞争地位之基。从现有基础看,德州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不仅与青岛、济南差距巨大,与同属西部地区的聊城、滨州、菏泽相比优势也不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找准位置,突显特质,在主动融入中借势借力发展,才能化左右夹击为左右逢源。从区位视角来看,德州位于省会城市群“两个圈层”的北扇面,又处于德济泰莱产业带和京杭运河发展轴、德聊菏发展轴“一带两轴”的汇聚点,为我们放大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打造南融北接桥头堡和东引西联总枢纽创造了良好条件,必须紧紧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跨越。向南,以建设济北产业转移承接协作区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五个一体化”;向北,以打造全省对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桥头堡为目标,加强产业接续、资本运营、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加快融入首都经济圈;向东向西,主动加强与“蓝黄”两区、“一带两轴”城市的产业协作,强化与中原经济区的经济联系。

(三)夯实城市可持续发展之基。近年来,德州始终站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谋划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动产业竞争力与环境承载力得到了同步提升。但也要看到,当前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较慢、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土地、资源、生态仍然面临着严峻考验。特别是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211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61%、全国的1/10,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水资源量临界值。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看,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目前德州煤炭消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比例仍然高达85%以上,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须跨越的门坎。实践证明,环境也是生产力,做大环境容量,就是扩大发展空间;建设优美环境,就是增强发展后劲。因此,应突出生态低碳宜居城市定位,带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加快实现城市脱胎换骨的转变。

三、做好三篇文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一)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文章。依托现有基础,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战略、“两化融合”、集聚发展、兼并重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为工作重点,促进全市传统产业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制造环节为重向研发生产营销并重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明显提升,努力构建传统产业竞争发展新优势。在具体发展方向上,农副产品(食品)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小枣加工、调味品生产、家具制造等领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中央空调、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电梯装备等领域;绿色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和循环化工四大优势领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型特色纤维纺织、高端棉纺织、半精毛纺纱、品牌服装家纺和新型产业用纺织等领域。

(二)做好新兴产业培育文章。围绕打造产业竞争比较优势,德州确定重点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发展基础,而且目标更加集中,也体现了德州特色。经验表明,新兴产业培育关键要跨越人才、资金和技术“三道坎”。一是强化科技支撑。结合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在重点领域鼓励支持企业建设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强化人才支撑。抓好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努力建设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区域性人才强市。三是强化金融支撑。要加强银企对接,扩大信贷规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积极推进高铁新区金融中心规划建设,把资本交易大会提升为全国性融资平台,争创全省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鲁冀边界区域金融中心。

(三)做好加快服务业发展文章。近年来,受“重二产,轻三产”传统观念的影响,服务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必须创新思路、明确方向,尽快补齐这一短板。一是坚持高端取向、创新发展。注重集聚知识型、创意型服务资源,在提升区域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嵌入区域产业分工的高端服务要素,实现企业主体力、市场基础力和政府引导力“三力合一”,凝聚现代服务业发展合力。二是坚持统筹融合、绿色发展。实施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发展低碳技术服务、绿色农业服务、汽车服务、生态住宅服务、会展服务等为内涵的大生态服务业,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三是坚持提升定位,链式发展。通过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及配套服务的产品开发与建设,实现业态、功能和资源的聚合,构建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平台;提升交通运输、金融、商贸等能级高、区域辐射力强的产业,延伸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产业链,拓展新业态产业空间。

四、突出三个统筹,着力实现协调发展

(一)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从长远发展看,启动内需的关键在农村、空间拓展的潜力在农村、民生改善的重点在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重点抓好“三个加快”。一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自2008年起,德州已连续六年深入实施“两区同建”,探索出一条平原农区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得到了国家、省领导充分肯定和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当前,德州正在积极开展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争取工作,如能争取成功,必将为健康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注入强劲的动力支撑。二是加快城市公共资源和服务向农村覆盖。特别要在农村文化建设、教育事业、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以科技引领优势产业提升,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深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创建农业名优品牌,真正把德州建成农产品“品牌城”。

(二)推进县域统筹发展。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德州县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应紧紧抓住“一区一圈一带”战略叠加机遇,站在全局高度、运用战略思维做好统筹发展文章。一是抓好中心城区组团发展。进一步放大中心城区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快推进老城改造、新城提升、新区开发、德陵对接;大力度推进德城区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高水平推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突破发展高铁新区,建设生态科技城;促进平原、武城、宁津加快融入中心城区,构筑龙头带动、“块状”隆起的发展格局。二是抓好圈层对接融合发展。处于“一圈”紧密圈层的齐河、禹城、临邑三县市,应大力推进济德一体化,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工业配套加工、仓储物流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快同城化步伐。三是抓好邻边竞合集聚发展。乐陵、庆云应充分发挥“三大战略”叠加优势,加快建设融入“蓝黄”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桥头堡;市运河开发区、武城、夏津应抓住全省打造京杭运河发展轴和德聊菏发展轴的机遇,加速跨越崛起,打造对接中原经济区和西部能源基地的前沿阵地。

(三)坚持内外统筹发展。总体来看,尽管近年来德州开放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对带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增创发展新优势必须在统筹内外发展上有所作为。一是发展大集群。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47个工业基地,打造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主体力量。二是搭建大载体。做大做强1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三是构建大平台。依托各保税仓库,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搭建集保税物流、加工、口岸于一体的外向型经济新版块。四是开辟大通道。做好聊城-德州-黄骅铁路争取工作,研究用好即将通车的德龙烟铁路,打通山东北部出海大通道。五是推进大通关。推动德州与沿海通关协作,实现关检互认、执法互助、信息共享,推进通关便利化,努力实现大通关。

五、塑造城市“三气”,注重城市内涵发展

(一)抓好城市品牌培育,增添“灵气”。德州先后荣获中国太阳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多张城市名片,但城市形象相比同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聊城、滨州等城市并不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品牌的差异性不强。因此,应走出过去城市品牌不集中、易复制的老路,集中用力形成一条差异化新路。从德州的品牌资源看,中国太阳城具有很高的培育价值。一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随着传统能源日益枯竭,近几年国家、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开发新能源,太阳能作为未来主流能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二是具有较好产业基础。近年来,培育起皇明、宇影等一批龙头企业,引进了汉能、泰亨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太阳城和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称号。三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通过举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及太博会等高层次会议,中国太阳城的城市品牌日益响亮,城市形象得到持续提升。下一步,应把城市品牌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产来维护,借助大媒体、营造大活动、坚持长效性,做足做好宣传推广文章。

(二)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彰显“大气”。未来三年,德州需改造棚户区、城中村8万户,这些区域如果全部改造,不仅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土地空间,而且城市面貌和功能将发生脱胎换骨式的提升。当前旧城改造面临着改造任务较重、资金压力较大、征收拆迁较难等问题,关键要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形成合力。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做到规划先行、整体开发,成熟一个,改造一个,老城改造要与新区拓展并重。二是坚持产业第一。旧城改造要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拓展服务,为服务业纵深发展拓展腹地,通过旧城改造吸引一批产业综合体项目进驻。三是坚持管理配套。要把居民集中安置区建设,作为城市新区片开发的先导,高标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以优良的居住环境吸引群众搬迁。

(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夯实“底气”。按照“抓基础、补欠账、严管理、上水平”的要求,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发展,重点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德州交通拥挤根源不在主干道,关键要解决好次干道、支路和街巷畅通问题,同时加快在城市轻轨、快速通道建设上破题。二是城市智能化问题。加快“数字德州”、“智慧城市”建设,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城市服务功能创新。生态科技城作为崛起中的新区,在建设起点上就要突出智能理念,打造“智能新区”,形成引领示范。三是亮化绿化问题。重点抓好城市绿地系统、乡村生态廊道系统建设,建成山东北部、首都经济圈南部绿色屏障;在抓好水系修复的基础上,涵养地下水源,建设生态河流,打造绿色生态水系格局。

                                                                                        (德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