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提质增效的“山东计划”

22.06.2016  10:50

  企业规模小、原创能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上述难题曾长期制约山东省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说,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入手,今年起山东拟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动漫产业健康发展。

  旺盛需求带动行业发展

  近几年,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据山东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联席会议统计,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动漫企业已由早期的百余家发展至近600家。济南、青岛、烟台已建成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中国央视动漫城”“动漫之岛”“动漫泉城”动漫园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较之硬件建设的如火如荼,山东近年来的动漫技术平台建设也日趋完善。依托动漫基地、软件园、高校,山东高起点建设了音视频编辑合成系统、公共版权软件系统、技术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动漫企业提供科研开发、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的技术支撑环境,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随着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一批优秀原创动漫产品在山东涌现,如《小牛向前冲》、《泰山》、《亚洲文化遗产探险队》等多部原创系列动漫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同时,山东动漫活动也持续升温。创办于2003年的“齐鲁动漫展”已连续举办17届,被誉为“山东动漫活动第一品牌”。“世博动漫嘉年华”、山东省动漫大赛、山东省青年动漫创意大赛等活动在为动漫从业者和动漫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的同时,也征集了一批优秀的动漫创意作品。

  尤为难得的是,目前,山东省内有56家高校开设动漫及相关专业,20余家高校设立动漫教学和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逐步探索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短板倒逼机制改革

  巨大的发展潜力掩盖不了动漫产业背后所面临的问题。有专家指出,目前山东的动漫生产领域仍存在企业规模小、原创能力不强、自主品牌缺乏、人才和资金缺乏、产业链条不完整的问题,企业发展热情和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激发。

  “山东省为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在政策落实的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体制性的障碍,真正落地、形成合力的少,这是导致全省动漫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迟迟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说,山东省内部分城市出台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政策制定缺乏对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及其特殊性的考虑,导致扶持资金流向发生偏离,没能真正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企业规模小、产业水平低、产业链尚需完善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业界人士指出,目前山东动漫企业数量不少,但发展水平尚属“小、散、弱”的状态,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我们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有创意的作品不少,但拔尖、形成品牌的作品少。”王廷琦说,全省登记从事动漫创作和生产的企业,除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多数集中在园区外,大多数散落分布在各个城市。这些企业中有自主原创作品的不到半数,不少企业靠承接外包加工维持生存,企业规模偏小,距离产业化规模还有较大距离。

  向“大动漫观、全产业链”进发

  山东某家常年从事动漫生产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他们策划推出一部原创动漫剧,但向银行贷款时却面临诸多障碍,迟迟不能完成资料审核。“贷款难、融资难仍是制约动漫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云超说,特别是在原创作品的制作初期,需要创业资金的投入。动漫企业的轻资产特性、针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少极大影响了动漫企业发展。

  动漫企业面临的诸多难题,有望在“十三五”时期得到缓解甚至解决。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厅了解到,《“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目前已制定完成。其中提出,未来山东将通过推动形成成熟的动漫产业链、优化全省动漫产业布局、实施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等举措,提升山东动漫原创能力,增强产业实力。

  当前,动漫发展已进入“大动漫时代”。戏曲动漫、动漫主题公园、“动漫+电商”等多种新形态不断涌现,动漫不仅与游戏、演艺、影视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加速融合,同时也不断渗入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徐向红说,在探索建立动漫行业标准、加快推动动漫“走出去”之外,山东今后将引导动漫企业和制作机构研发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为技术平台的动画产品,形成多媒体播映、多产品开发、多领域融合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