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我们上过的体育课(上篇)

12.03.2015  10:48

  对大多数人来说,学生时代最难忘的是体育课,最激动人心的是运动会;

  对大多数人来说,体育课意味着青春与热血,友情与竞争,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

  当年上体育课的种种感受,温馨的、有趣的、好玩的……想起来,充满快乐,充满回味。

  本报《匆匆那年》专题带您一起回忆那些年的体育课,希望以此激发起大众埋藏在心底的健身意识。

 

   印记一:上世纪 50年代

  因陋就简,体育游戏寻乐趣

  出场人物:退休老人陈溪河、曲绵莉

  四个兜的中山装,小米高粱吃得香,几户人家一个庄,走亲访友靠步量。这首朴素的民谣是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生活的真实写照。纯真的年代,学校体育活动虽然贫乏,但乐趣无穷。

  省农业厅退休工程师陈溪河老人叙述称,唱红歌、玩民俗活动是儿时最深刻的文体记忆。1938年出生的陈老是在老家原潍坊魏县师部村上小学,“1951年,村里来了位师范学校刚毕业名叫安泽连的老师,他来之前我们只知道学语文、算术,压根没开过体育课和音乐课,安老师来了后上完文化课就教我们唱歌,东方红、解放区的天、国歌都学会了,还教会了我们扭秧歌、打花棍、打腰鼓。过年安老师也不回家,他就带着我们在村里表演。”

  等到陈溪河1953年上高小,即五六年级,到了外村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篮球。他回忆称,当时也就是见到了篮球,也没有球场,学校一面墙上插了个铁圈,“好家伙,都很新鲜,同学们白天玩了,晚上有灯亮时还偷着起来打球,其中有一个同学名字叫张德顺,总是夜里起来练球,他因此得了个‘半夜球王’的绰号。由于他深爱篮球,后来他成了我们的篮球队长,领着我们和邻村的球队打球,上中学时还成为校队主力。”

  生长在城市的75岁老人曲绵丽时常回忆起曾坐落在现泉城广场北部的南城根小学,“现在的泉城路书店那个地段就是当时我们小学的位置。”曲阿姨回忆称,当时学校有个操场,有简单的运动器材,如垫子、跳马、跳绳、篮球、沙坑、铁环等。“我是1950到1956年在学校就读,体育课记忆最深的就是玩,女生跳绳、跳橡皮筋、丢沙包、拾子儿;男生弹玻璃球、滚铁环、拍洋画、抗拐、挤油油等。”

  1951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同年12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了《广播体操》的音乐。由于身处城市,条件相对较好,曲阿姨这波城市小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也有幸学会了广播体操。

  正如曲阿姨回忆,即使是城市学校,物质条件匮乏使得体育课的教学也非常简单,陪伴他们童年的更多的是传统体育游戏。“高年级的男生最爱拔河了,大家一面喊着‘增强体质、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保卫祖国’一面拔河,热火朝天。”忆起这样的场景,曲阿姨说场景犹在眼前。当时,由于受场地限制,体育老师常常会把大家带领到大街上活动,在街边的石墩上做一些基础活动,找两棵树的直线距离练习往返跑、蛙跳,一句话概括,“那个时候的体育老师很会巧妙地利用已有的条件进行教学,不但要上课还要管着大家在马路上不乱跑。那年代马路上车辆非常少,学生也很听话,很好管理。”

  说起50年代的学校体育标志,还不得不提到名词“劳卫制”,全名叫“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这也是学习前苏联的做法,于1954年实行。最先在高校中实行开来,随后便是中等学校。

  “劳卫制”的检测项目很多,包括田径、体操、举重等。这些项目贯穿着速度、力量、耐力、灵巧,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同时要想成为“学习好、身体好、品德好”的三好学生也逼着学生必须参加锻炼。

  据资料显示,50年代后期,当时中国和“老大哥”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分歧,加上接踵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学校的体育运动大多减少或停止,“劳卫制”也不了了之。1964年,中央正式废除“劳卫制”名称,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背景简介: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东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各项决定,学校正式设置体育课,课外活动也随之开展起来。从1951年起,广播操在学校推行,1954年后,《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的推行带了课外体育锻炼热潮,逐步形成了以每天一次早操、一次课间操或眼保健操,每周两次课外活动为内容的“两操”、“两课”制度并巩固下来。这个时期,山东省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使学校课外活动搞得既生动活泼、又很有实效。

  据1955年统计,全省有185所中等以上学校推行了劳卫制预备级,95%以上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1956年我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在山东省试行。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内容逐步实现了从内容单调、注重锦标向内容全面、多样转变。当年,省教育厅还举办了训练班,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

1957年,当时的青岛文教局成立“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心”。初步成立了市、区、片三级教学研究网,这一做法迅速得到了推广。

 

印记二:上世纪60年代

水泥球台野泳军体课印象深

出场人物:乒乓球教师吴乃蝉  普通健身者宋兆美、翟相法

时光步入上世纪60年代,在传统体育游戏继续流行同时,学生的体育课逐渐丰富起来,乒乓球、广播操、游泳、军体课等成为被采访人回忆讲述的主要内容。       

青岛汾阳路小学的乒乓球老教师吴乃蝉1961年10岁,还是小学生的他便喜欢上了乒乓球。“第26届世乒赛容国团、庄则栋那批队员大放异彩,我也就此喜欢上了乒乓球,开始自己练习,那时候乒乓球台是稀罕事物,都是水泥垒的,只有条件好的学校才有。”很幸运,因为吴教练当时所在是一个国棉子弟小学,较早配备了这种水泥台子,所以他才有了用武之地。

小学在济南铁路三小就读的李林一大爷同样是个乒乓球活跃分子,他清晰地记得1963年学校砌乒乓球台子的场景。“当时好几个教职工忙活了一周时间,才搭了6张台子。用石块砖头垒边,中间填满沙土,上面用水泥抹平。有球台还得有乒乓球和球拍,这对我们这些身无分文的学生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没有球拍,同学们手拿硬纸板、硬书皮或者小石板对打,有模有样,你来我往,打得难分难解。乒乓球上破个小口,用白胶布粘住继续打,直到破的四分五裂,才依依不舍让它退出球台。”

据李大爷回忆,从挥拍子到接发球,乒乓球的教学当时很系统,“大家要排队学习排队打,后来有男同学自已从家里做了相似的球拍,乒乓球一下子就从体育课上打到了课外。乒乓球总比体操、跳绳更好玩,而且成本也不高,上体育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球台占好。”

前三套广播体操的原则以简单好学为主,1963年4月15日正式公布的第四套开始趋于成熟。除了运动量在前操基础上继续增加之外,动作也开始强调新颖和优美,并且有了第四套少年广播体操。

1965年上小学一年级的宋兆美,第一堂课就是学习第四套少年广播体操。据她回忆,这套操学习起来既有意思又有难度,动作活泼新颖,运动量也比过去稍大,加入了很多跑跳的动作,活动部位比较全面,还穿插着模仿生产劳动和舞蹈形象的动作,“不少男孩子做到这些舞蹈动作就故意不做。”宋兆美说。

宋兆美还记得中学时候的运动会,“班主任宣布要开运动会,班里就炸开了锅,兴奋至极,乐翻了。为了不耽误上课,同学们起早贪黑,早晨天不亮练跑步,下午放学后练习跳高、跳远、铅球、接力跑等。”宋老师称她所在班级有几名体育尖子,初一年级第一次运动会便拿了级部第一。

今年62岁的翟相法老人现在最大爱好是游泳,每周四天都会到济南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锻炼。问及游泳兴趣的由来,老人称都是儿时养成的习惯,因为他在小学时便喜欢上了游泳。

翟相法生长在济南历城区的最南部柳埠镇,他的小学生涯是在山区村小度过的,“老师是个私塾先生,教毛笔字、算术还行,体育、唱歌一窍不通,体育课就安排我们老鹰捉小鸡。”他还回忆说,“由于偏僻山区教育落后,在60年代初,群众封建思想还没有消除,全村没有一个女孩上学,学校是典型的和尚班。”

而正是和尚班让为翟相法和伙伴们创造了便利条件,男孩子们都把距离村小不远处的一处池塘当成了乐园,夏天的课间和中午都在里面练习狗刨游泳,冬天在上面练习滑冰。“后来大队干部和老师怕淹着我们,就把水池的水抽掉一部分,索性上体育课也允许同学们在水池里活动。后来也不知道是村干部还是老师给找了一个当过水兵的复员军人给我们上体育课时教游泳,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一个夏天就都学会了蛙泳。”

在采访中,很多在60年代后期上学的人还提到了体育课练习刺杀、投弹的故事。资料显示这也是当时大环境所致,军体课开始流行。

背景简介: 1960年,山东省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在各级学校中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和加强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应把卫生和体育工作抓起来,一时间卫生和体育活动欣欣向荣。

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小学教材有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共五大项。

上世纪60年代,“两操”依旧是主要内容,每周还安排3至4次课外体育活动,并列入课表,做到场地、器材内容、辅导四落实。

1964年,当时的国家体委颁发了更符合我国习惯和面向全体学生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草案)》,到1965年,全国累计有4280万青少年达到各级标准,其中我省有67000多人参加,10027人达到合格。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体育课一度被军体课代替,队列、刺杀、投弹、行军、防空知识普及、足篮排球等比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