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生命通道再一次遭遇冷漠

26.04.2016  04:07

北京晨报:生命通道再一次遭遇冷漠

  “从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足足走了40分钟!”这是120急救中心王医生发的微博。王医生说,7日晚6时许,田村北路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王医生随车抢救伤者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一路上鲜有车避让,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她面前逝去。(12月9日《北京晚报》)

  警笛声伴随着“请您让一让”的广播声,救护车还是走不动!车内所有人都急得汗滴如雨,虽然一刻不停地在抢救,但病人的生命迹象却一点一点地在消失!看到这里,我们与王医生一样为失去的生命而惋惜,同样,作为公民,为无车让道的怪相感到羞耻。不禁要问,人命关天之时,“生命通道”究竟在哪里?只是为危急的生命让出一条路来,如此低成本、积大善之举,为何却遭遇一路的冷漠?

  交通拥堵成为急救中不能承受之痛,固然有城市道路负荷大,交通流量大的原因,但是,国民的避让无意识使得急救车在与死神赛跑时跛足缓行,却令人震惊而又耐人寻味。特种车辆在应急途中受阻并非极端个案。据报载,2月16日晚,北京市簋街一家米线店起火,消防车赶赴救火途中,不仅未获社会车辆让行,反遭并线超车。有网友上传视频时与“德国车辆让行消防车”视频对比,更为令人叹息。看来某些国人走自己的路,让急救车无路可走,仅靠一次次的道德谴责不解决问题,必须启动法律制度治理马路上的冷漠症。

  诚然,我国有我国的国情,鉴于公共服务资源的现状,不能照搬国外做法,但可以借鉴国外法治,通过立法明确急救车承担应急任务,由警车开道;规定凡是急救车等特种车辆经过的路段,均由公安机关在事后调取监控视频,发现占道、抢道行为,锁定目标车辆追踪到人,予以处罚,公开曝光。只有下猛药,才能使各种应急车辆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