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周震:在莱芜不断扩大北大“朋友圈”
26.08.2018 16:56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来源: s.news.bandao.cn
在莱芜不断扩大北大“朋友圈”
北大博士周震和他创建的公司名气越来越大,引来一批师兄弟扎根山东
■编者按
今年以来,山东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9月底,又将迎来儒商大会2018,邀请全球商界精英、著名专家、各界名人,共襄山东发展、共谋美好未来。
儒风乡情,携手共赢。如今,大量外省、外国客商在山东投资兴业、发展壮大。这些客商为什么选择山东?对发展环境感受如何?对山东未来有何建议?本报今起推出“喜迎儒商大会·客商在山东”栏目,讲述五湖四海客商在山东投资创业精彩故事,展示各地尊商、重商、亲商、助商的理念氛围。敬请关注。
8月24日,北京,在一幢写字楼的会议室里,北京大学博士周震将40余名北大师兄弟、师姐妹聚在一起,共话山东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大计。
同是北大学子的希格斯总经理孙春发在介绍完企业发展现状后说:“企业走到现在,下一步要怎么发展,请兄弟姐妹们给出出主意。我们欢迎大家能来莱芜,把学到的东西产业化。我们可以提供厂房,帮着跑市场。”
做这些,是因为周震有这样一个心愿——让莱芜的北大“朋友圈”不断扩大,把希格斯公司扩成希格斯园区。
“拼命三郎”一心创业
北大兄弟前来助阵
在师兄弟眼中,周震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业务狂”,甚至是“疯子”。但当知道他下定决心要来山东莱芜创业,却有一群甘愿放弃稳定工作、优厚待遇的师兄弟追随他,到连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的莱城工业区白手创业。
周震从北大毕业后,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2012年回国后,在位于上海的中科院一家研究所任职。但周震不甘心只做研发,满心希望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产业化,并开始寻找扎根创业的城市。
莱芜市莱城区的干部听闻后,第一时间找到他,详细介绍了当地的人才政策、土地政策、创业环境、营商环境,并向他表态说,“我们给你拉‘围墙’,‘围墙’内的生产经营你管好,‘围墙’外的手续我们帮你办好。”就这样,周震辞去上海的工作,来到了莱芜。
当时和他一起来莱芜的,还有3名北大师兄弟。其中,给予他帮助最大的就是曾经“睡在上铺的兄弟”孙春发。求学期间,两个人交情深厚。两人曾约定,将来有一天,无论谁先创业,对方都会义无反顾地前来支援。毕业后在日本软银集团工作的孙春发得知周震创业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工作,陪伴他白手起家,共同创办了希格斯,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二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企业。
去年9月,在孙春发的介绍下,师弟赵继飞也将自己的项目落到了这里。赵继飞是北大物理博士,他掌握着国际领先的储能电池性能提升技术,能提升废旧电池质量、扩大容量、延长使用寿命,实现废旧电池的“重生”。不仅如此,赵继飞的公司还是希格斯的下游企业,可以存储希格斯光伏发出的多余电量,供企业用电高峰期使用。
“来到莱芜后,师兄为我们腾出了厂房,还承诺帮我们跑市场、跑资金,让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中。我们刚起步,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赵继飞说。
除了赵继飞,上个月周震还从美国硅谷结识了6位有意向跟随他回国创业的北大师兄弟。“有了他们的加盟,我们北大‘朋友圈’力量就更壮大了。”周震说。
事业家庭“内忧外患”
书记夫妇赴京解围
2015年,是希格斯发展过程中危机和机遇并存的一年。
当时,公司成立时间短,还没有在市场上站稳脚,只接到了几个十几万元的订单,难以维系正常运转。陪同周震创业的师兄弟们,都是放弃了优厚待遇来的,
公司给他们开出的工资仅能维持生计。长此以往,大家的创业热情都减弱了。
公司发展困难重重的同时,周震家庭内部也有了矛盾。原来,周震当初辞职并没有告诉妻子。半年后,妻子才知道真相。虽然“生米煮成了熟饭”,但妻子还是忍不住抱怨,说他放着轻松舒心的工作不做,非要操心受累。为了家庭和孩子,妻子下了最后通牒——给他三年时间,如果创业不成功,就回北京发展,不回来就离婚。
周震找到了莱城区委书记马保岭,诉说了自己的难处。让他意外的是,没过几天,马书记夫妻俩竟亲自跑到他们北京家里,替周震做妻子的工作。“弟妹,你放心,只要我还在莱芜,我就不会让周震受难为、受委屈。”马保岭说。一连去了两趟北京,周震的妻子态度终于缓和下来,不仅不再提离婚的事,反而鼓励他为了团队,一定要克服眼前的困难。
稳定了“大后方”,周震和他的团队开始调整公司战略。“我们做技术能做到世界领先,但是没有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照样不能存活。所以,我们要先让企业活下去。”周震说。
周震抓住国家支持光伏发电站建设的机遇,在口镇桃花峪村建设了30万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就在这一年10月,桃花峪项目开始动工。经过3个月的努力,11万块光伏发电板就安满了5座山头,成了希格斯发展的坚强后盾。
“一年发电4600万度,收益4600万元。国家电网补贴结束后,一年收益也能在2000万元左右。”周震的账算得很清楚。
转型发展不停步
总部在山东不会变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周震和他的希格斯在业内名气越来越大,他还被评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今年,又成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现在,我们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在上海也有自己的基地,但总部在山东莱芜,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周震说。
在发展过程中,周震的北大“朋友圈”为他提供了最前沿的技术、最广泛的人脉资源和最专业的预见分析。
今年5月,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文,严控光伏电站的产能。对于周震来说,年初签订的3亿多元订单瞬间消失了。虽然蒙受了损失,但并没有动摇企业的发展信心。这源于“朋友圈”里专业人士的提醒,也源于周震团队的危机意识。
一个产业快速膨胀后,势必会迎来一个低谷,光伏产业也不例外。“我们要发挥技术研发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周震说。2016年,他和他的团队开始为企业发展布局。
一方面,企业着手建设大数据处理分析中心,将全国各地的大型发电站接到数据库,提供智能监控、提前预测等服务。“今年,我们已经接了1000万元的订单,预计年底能实现1亿元。”周震说。
另一方面,企业开始研发低碳智能移动式建筑。这种建筑有两套独立系统,一套可以通过希格斯生产的太阳能板发电,并把多余的电量储存起来,用于电灯照明等,另一套是水处理系统,将雨水收集后,经过净化可以饮用,还可以洗衣做饭。目前,研发工作已经结束,预计11月底就可以生产。
■记者手记
莱芜的北大“朋友圈”,不仅是“睡在上铺的兄弟”,更是为着共同梦想走到一起的年轻创业团队。他们钻研技术,开拓市场,集思广益攻克难题,脑洞大开激发创意。就这样,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起一个产业。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周震和他的团队刚来到莱芜市莱城区时,当地干部“围墙内外各负其责”的承诺,给他吃了定心丸。家人不理解时,区委书记亲自上门做解释工作……正是这样坚定的承诺和设身处地的行动,坚定了周震的信心。“总部在山东莱芜,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也就成了他们的肺腑之言。
[编辑: 刘晓明]
本文来源: 半岛网
26.08.2018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