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司法局利用移动新媒体开启普法新常态

17.05.2016  10:51

        “六五”普法以来,烟台市芝罘区司法局在打造实体平台、利用传统媒体开展普法的同时,放开思路、着眼创新,积极拓展法治宣传新渠道,在借力移动新媒体、打造“互联网+普法”模式上努力探索,先后开通了“@芝罘司法”官方微博、“普法短信通”手机平台、“芝罘司法”微信公众号,搭建了“两微一信”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渠道多元、受众广泛、时效性和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创新普法手段、提升普法实效上成效显著。
      创新形式、注重参与,微博信息开启“微普法”模式。2014年6月,芝罘区司法局在新浪网开通了“@芝罘司法”政务微博,是烟台市首个通过认证的司法系统官方微博,主要是利用新浪微博受众较多、信息量大的优势,实现广泛普法。一是注重内容趣味性。设立专人负责普法新媒体的采、编、审工作,及时更新、充实内容,运用网络流行语普及法律知识,聚焦群众感兴趣的法律热点,以案说法、就事论法,每天发布或转发普法信息不少于5条。二是增加粉丝关注度。注重与区域内和行业内其它热门微博的互动互联、互相转发,提高有效受众的关注度,为微博争取更多粉丝和关注量。三是增强普法实效性。借助微博“@用户”、“#话题#”等功能,主动回应粉丝关切,将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及时准确向粉丝解答法律问题,提高微信普法的参与度和实效性。“@芝罘司法”自开通以来,共发布法治信息1700余条,粉丝数达1000余人,平均日阅读量、转发量达上百次。
      整合功能、有效互动,微信载体实现“精准化普法”。今年1月份,芝罘区司法局正式开通“芝罘司法”微信公众号,集实用性、知识性、和互动性为一体,主要是利用微信互动性强、功能性强的特点,实现精准普法。一是板块分明、功能全面。公众号内设法德共进、以案说法、普法动态、职能e站和服务e站等16个板块,除普法宣传外,整合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涵盖区级司法行政系统对外服务的所有内容,同时,注重线上、线下的服务和活动相结合,切实提升参与度。二是注重互动、精准普法。平台每天推送一次,运用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普法信息、传播法律知识,同时利用微信互动性强的特点,用户向公众号发送需求指令后,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信息,为下一步实现精准普法提供了有效平台。三是广泛宣传、增加订阅。目前微信公众号仍处于征集订阅阶段,该局向辖区单位下发了订阅通知,向市民群众印发了5000余份订阅宣传单,发动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积极订阅使用。公众号上线开通1个月以来,因内容丰富、功能全面、权威准确,深受市民欢迎,目前订阅量已达5000余人。
      聚焦本地、扩大辐射,短信普法打造“移动式课堂”。2014年10月,芝罘区司法局开通了“普法短信通”手机平台,主要利用手机既无时空限制、又有地域性的特点,提升本区市民的法治素养。一是本地用户、针对性强。“短信通”面向本地手机用户,有针对性地将法治信息发送到区域内更多市民手中,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同时“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互联网普法信息泛滥的缺点,进一步巩固普法效果。二是移动普法、即时性强。短信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注重法律热点的时效性,将法律知识和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准确解读、及时解读,吸引用户阅读兴趣。三是潜移默化、实效性强。每月5号和20号定期向全区领导干部、公务员、市民用户发送法治新闻、普法警示句及法律解释等,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宣传的实际成效。短信平台开通以来,已发送法治短信6100余条,为营造全区学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做出了一定贡献。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