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大汉英后》《春秋商圣》让省城观众一饱眼福

27.09.2015  22:50

  “下江南,下江南。山东儿女冲在前。解放同胞三万万,全国人民把身翻。……”一曲山东梆子现代戏《南下》拉开了菏泽戏曲新创作剧目汇报演出活动的序幕。近日,在济南市百花剧院,山东梆子现代戏《南下》、山东梆子新编历史剧《大汉英后》、两夹弦新编历史剧《春秋商圣》轮番上演,为省城观众带来了菏泽地方戏曲创作的最新成果,让人大饱眼福。

  据了解,菏泽自古就有戏曲之乡的美誉,现有地方剧种9个,国有戏曲院团11家,民营剧团139个。近年来,菏泽市深入挖掘当地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标准不降低、投入不减少,持续推动舞台艺术创作繁荣发展。先后创作排演了山东梆子大型舞台剧目《南下》、《大汉英后》、两夹弦《春秋商圣》、四平调《伯乐传奇》、大平调《冯家老院》、《华容长歌》、大弦子戏《两架山》等10多部新剧目。此次展演活动中,《南下》和《春秋商圣》是创排后的首次公演。

   以新题材引领戏曲创新

  想必有些观众对于“南下干部”这一词感到陌生。解放战争后期,为了支援南方新解放区建设,巩固新生政权,中共中央从各省抽调地方党政干部随军南下。山东解放区先后选派10万名地方干部加入南下大军。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南下》正是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南下干部建设国家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如今,南下干部已成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当年,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离开挚爱的家乡和熟悉的工作岗位,到远隔千山万水的新解放区开展工作,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立和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表示,“‘南下’其实代表着一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以现代戏曲的形式表达南下干部的故事,是我们想做而且必须去做的一件事。”

  谈及《南下》创作,编剧韩枫解释道:“该剧的创作初衷主要是受南下精神的感召,其次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南下干部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该剧的上演可以弥补此类题材的缺失。因此,我们决定用戏曲艺术的形式来讴歌这一革命壮举,创作一部反映时代主旋律和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把南下干部的形象,生动、鲜明地立上舞台,呈现给观众,通过舞台艺术真实地还原那段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革命历史。”

   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滋养戏曲

  菏泽古称曹州,地处中原文明腹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商圣范蠡、汉初吕后都曾活跃在此,他们的传奇故事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传唱至今。如何把这些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戏曲艺术优势?菏泽地方戏曲工作者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据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侯彦丽介绍,《春秋商圣》一剧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持盈”、“定倾”、“节事”,诠释了范蠡顺应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剧中范蠡在从政、打仗、经商活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思想,他处处占据主动,稳操胜券。”侯彦丽说,“我们希望把曾经生活在定陶的范蠡,通过定陶的特色戏曲两夹弦来讲述他的故事,也希望能把范蠡优秀的思想潜移默化、沁润心灵地表达出来,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

  汉初吕雉出生于单县,后入主后宫,临朝称制,历史上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以戏曲形式还原吕后的完整形象是有难度的。为此,《大汉英后》采用反映吕后人格品位、治国理想、为政策略、用事手段的几个故事或事件进行有机勾连,形成完整的历史戏曲。让观众了解汉初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惊心动魄事件,了解吕后在推动汉初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吕后这个华夏女性曾经的辉煌成就与复杂的心路历程。单县文化局局长谢孔芹表示:“该剧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吕后,用历史的笔触,通过艺术的形式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有生活,敢担当,有成就的吕后艺术形象。”据介绍,目前有影视剧演绎吕后形象,让其走上戏曲舞台乃属首次。

   精雕细琢打磨出精品力作

  在《春秋商圣》的演出现场,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和音乐让观众回味悠长。“本着打造精品的态度,让每一个细节都要体现两夹弦的曲艺特点。”侯彦丽介绍说,“在创作过程中特意请来了原两夹弦剧团老艺人谢福生、孔祥运担任音乐设计,剧目音乐保留了两夹弦剧种韵律质朴、地方色彩浓厚的风格,同时吸收了定陶民歌的音乐元素,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风格。”

  入选“山东省2014年度京剧与地方戏保护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的《大汉英后》编排颇费一番周折。该剧由著名编剧韩枫执笔创作,几易其名,最后确定以“大汉英后”为剧名。著名音乐设计高鼑铸为该剧作曲,国家一级导演霍德同、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陈涛担任该剧导演。于2014年初完成第一稿,经过专家座谈,对剧本三次修改,于2014年上半年进入排演,并于当年9月初正式搬上舞台。据了解,该剧从2014年正式演出以来,至今已演出70余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得到戏曲专家的一致肯定。在入选“山东省2014年度京剧与地方戏保护扶持工程”之后,还将进行持续的打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