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三年向山东调入917个大明湖水量

22.06.2016  22:40

  发布会现场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自2013年建成以来,历经试通水、试运行、正式运行,圆满完成了三个年度的调水任务,工程运行安全稳定。今年3月10日,调引长江水到达山东最东端的威海市,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13个设区市的规划供水范围目标全部实现。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南水北调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安德,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徐希进,省南水北调局副局长罗辉,介绍山东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及效益发挥情况。

   历经三个调水年度

   累计调入水量11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自建成以来,先后完成了试通水、试运行、正式运行,2013~2014年度、2014~2015年度、2015~2016年度调水运行等国家下达的调水任务。截至2016年5月22日,调入山东境内水量约11亿立方米,泵站运行约5.3万台时。

   如果按照大明湖1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计算,三个调水年度累计调水相当于917个大明湖水量;如果按照黑虎泉丰水期日喷涌量4.1万立方米来算,相当于黑虎泉喷涌73年。

  这些水量主要分为四个用途。一是通过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网引水入水厂和调蓄水库,三个调水年度给各受水地区调水净水量为3.3亿立方米,其中: 济南市1905万立方米、青岛市4000万立方米、淄博市2481万立方米、枣庄市6100万立方米、潍坊市11576万立方米、济宁市4835万立方米、威海市1000万立方米、德州市1351万立方米。这部分水量进入受水区后主要是保障城市生活用水和重要电厂、工矿企业用水。

  二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向南四湖、东平湖、小清河、济南市保泉补充生态用水2.4亿立方米。

  三是向济宁市提供航运用水5000万立方米。

  四是调入湖泊、水库调蓄备用2.1亿立方米。

  五是用于输水沿线补充地下水和改善水环境等2.7亿立方米。

   加快配套工程建设

   今年底具备接纳长江水的条件

  全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共分为14个单项、38个供水单元,概算总投资224亿元。省直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通过加大省级资本金筹集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以赴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各有关市均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责任考核体系,强力推进工程建设。

  截至2016年5月底,全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38个供水单元累计完成投资190.26亿元,占总投资的84.8%,已有23个供水单元基本建成,今年底将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具备接纳长江水的条件。

   推进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区域综合水价改革

   促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5~2025)》,南水北调受水区涉及地下水超采的9个市、36个县(市、区),已全部编制完成当地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获市级政府批复,正督促整治方案实施。

  在组织滕州、寿光2个县级市进行综合水价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省财政、水利、物价等3家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山东省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工作,一堵一疏,有利于全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水生态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各地使用外调水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消化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偏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南水北调工程发挥综合带动作用。

   治污成效显著

   输水干线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山东创造性地构建了“治、用、保”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体系,发布实施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针对南水北调治污的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建设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和南四湖、东平湖以及沿途河道生态湿地,实施了“放鱼养水”措施,使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输水干线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南四湖曾经绝迹多年的小银鱼、鳜鱼、毛刀鱼、麻坡鱼等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的鱼类再度重现。(杨婷婷)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
章丘法院:拘留2人 讨薪10万 让农民工暖心过中秋
  今年中秋节前,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节,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