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条例》大家谈④:安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

19.03.2015  17:57

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杨中奎

  【编者按】设置准入门槛、规范藏品来源、明确服务内容……3月2日,李克强总理签署第659号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自2015年3月20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条例即将实施之际,中国山东网特别策划“《博物馆条例》大家谈”系列报道,对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山东博物馆事业下一步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博物馆条例》大家谈”系列报道之四:

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杨中奎谈《博物馆条例

   中国山东网3月19日讯 (记者 姜瑞丽)作为一个县级市,拥有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实属不易。位于青州市范公亭公园的青州市博物馆,便是这样一座博物馆,馆内现存文物已达两万余件,是中国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门类最全的县级博物馆,有“小大博物馆”之称。

  在日前举行的《博物馆条例》座谈会上,青州市博物馆馆长杨中奎表示,即将于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的一件好事,必将掀起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高潮,

  作为我省四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座县级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自2009年1月1日起免费开放以来,游客数量从最初的每年8万多人激增到现在的30万人以上。在馆长杨中奎看来,对于这座基层博物馆而言,《条例》的颁布,有利于博物馆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地在展品征集、藏品安全、藏品研究以及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利于基层博物馆更好地为更多的普通大众服务。

  “作为一家国有博物馆,贯彻好《条例》,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做好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管理运营工作,努力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杨中奎说。

  青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许多罕见珍品,其中有明代赵秉忠状元卷、汉代宜子孙玉璧、、东汉大型跪姿石俑等,在杨中奎看来,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保护这些文物和藏品的安全则是博物馆的生命线,因此,加大馆藏文物安全管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条例》对博物馆藏品的管理和安全都做了明确规定,青州市博物馆藏品量巨大,为了确保馆藏文物安全,今年我们将全力做好博物馆的防火、防盗、防灾工作,加快消防、安防系统的改造提升,建立完善的馆藏文物安保体系。”杨中奎表示。

  在文博队伍建设方面,杨中奎认为,人才队伍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保证,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博物馆工作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博物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难度都比较大。去年5月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青州工作站在青州市博物馆成立,成为青州市博物馆吸引人才的一个优势。

  “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杨中奎说,与此同时,还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利用藏品资源,做好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单位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人员管理,制定出一整套健全且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杨中奎认为,展览是博物馆发挥功能的关键,举办内容丰富的陈列展览,对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有着积极作用,青州博物馆文物特色比较鲜明,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断推出高水平展览。比如,今年计划推出一系列文物专题展,特别是举办“留住乡愁”专题展,包括青州近现代展、明清时期青州世家展、青州记忆展等,向观众展示青州古城的历史变迁,让观众在展览中体验青州历史,感受古城的文化魅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此时出台的《条例》对博物馆提出的明确要求。青州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各项教育基地于一身的青州博物馆历年来为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举办了各式活动。

  杨中奎说,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青州市博物馆今年将在开展面向不同年龄段公众的常规性社会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活动,打造海岱大课堂品牌,争取让博物馆更多地走进聋哑学校、敬老院、偏远农村、地方部队等特殊群体。

  相关新闻

   博物馆条例》大家谈①:非国有博物馆将迎春天

   博物馆条例》大家谈②:如何做展览成新课题

   《博物馆条例》大家谈③:以法治思维推进博物馆工作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