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满意莫迪带回中国大单:做好欢迎中企准备

18.05.2015  19:08

    印度总理莫迪16日结束他的中国之旅,并开始访问蒙古国。在访华的最后一站上海,莫迪见证了中印企业签署22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协议,这在中印经济关系历史上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外媒以“莫迪从中国带220亿美元回家”为题称,印度希望重现乃至超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创造的“经济奇迹”。双方也意识到,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对于各自均是有利的选择。

  《印度时报》17日报道说,莫迪16日在上海参加“中国-印度经贸论坛”,与中国企业家进行圆桌会谈,并出席中印企业相关经济协议的签字仪式。法新社报道称,莫迪在签字仪式对中印企业界人士说,“现在印度已经准备好做生意了”。在经贸论坛的主旨发言中,莫迪表示,印度积极欢迎中国企业赴印投资,“做好欢迎中国企业的准备”。16日,中印企业共签署21项经济协议,涉及工业园区建设与能源、贸易、金融等领域,总金额超过220亿美元,另外还有5项经济协议于此前签署。

  在16日与中国企业家的圆桌会谈中,莫迪特别邀请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出席,还在会后拉住马云“私聊”。至于私聊内容,阿里巴巴暂时没有公开。而印度媒体猜测,莫迪和马云可能谈到中印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阿里巴巴模式”是印度企业非常适合效仿的。而《印度快报》17日说,印度铁道部长普拉布透露,中国已表示将在3-4个具体领域提供援助,帮助印度建设铁路,包括协助印度建设从新德里到钦奈的高速铁路,完善车站设施与建立铁路高校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印两国被认为在经济上仍处于“疏远状态”。印方数据显示,中国是印度当前最大经贸伙伴,2014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约为700亿美元,但印度对华逆差达到400亿美元,这已经成为中印经济领域的矛盾之一。在产品结构方面,中印在国际市场上也存在相互竞争的一面。

  对于莫迪“满载而归”,印度舆论表示满意。《印度时报》表示,中国对于印度的意义不仅是近邻,而且是在地区与国际舞台上必须进行交往和协作的对手。印度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印经贸与投资关系,“让印度的高速经济发展得到新的燃料来源”。

  但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印度对外开放仍“不够彻底”。尽管莫迪一再呼吁各国投资印度,打出“印度制造”旗号,但收效甚微。莫迪上台后着眼于推动改革束缚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但由于阻力极大,包括征地法在内的重大改革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中国投资能否进入印度市场并站稳脚跟仍值得观察。法新社表示,印度正将中国作为模仿与追赶对象,但对于印度而言,短期内显然难以赶超中国的经济地位。记者 陈晨 特约记者 卢昊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原标题【 印媒满意莫迪带回中国大单:做好欢迎中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