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明日启幕“中国元素”成点睛之笔

22.08.2015  11:25

  8月20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大厦进行了首次会前彩排。8月23日,“史学盛会”将正式在济南拉开大幕。据统计,本次大会注册报名的中外历史学家有2600多名,注册参会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5个,突破了历届大会参会国家数量的最高纪录。而首次在非欧美国家举办,众多“中国元素”的完美融合,也使得这场当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誉的“史学盛会”注定将载入史册。

  中国学者参与议题之深广超往届

  “史学大会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展示的大舞台,可以展示我们的文化魅力、吸引力、影响力。”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对这届大会充满期待。

  根据议程安排,本次大会将举办27场专题会议、18场联合会议、19场圆桌会议,此外还有特别会议、晚间讨论、平行会议、卫星会议等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国学者组织、参与议题之广度和深度,均超过历届大会。

  此次大会也将在帮助西方学者了解中国历史学,推动中国历史学、中国历史学者走向世界等方面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称赞:“第22届大会将展示历史学家们在摆脱欧洲中心主义或称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框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百年来主题会议首次聚焦中国

  作为一项国际性会议,既然会议地点选择在济南,自然也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开、闭幕式的文艺演出有孔子乐舞、山东大学民族乐团演出,首创彰显齐鲁文化和山东的世界文化遗产卫星会议、平行会议。会议期间,济南市旅游部门还将组织部分参会专家游览最具济南特色的大明湖和趵突泉。

  据悉,每届历史科学大会的议题都非常广泛,既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又要有重点,起到导向作用。这次中国史学会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在议题设置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四大主题会议中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议题,最受国人关注。据悉,这一主题会议将由中国学者来主持,全体会员出席,将围绕中国全球化的历史演进等内容进行探讨,这是一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此外,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研究国际委员会也将举办两场会议,探讨“对二战的不同文化反射”等议题。

  与往届大会对比

  ■往届大会:中国史学会都没有作为一个主要团体参与其中,并制定会议的议题。

  ■本次大会:本次大会的议题中国史学会全部参与制定。

  ■往届大会:每次安排给中国学者的只有一场报告会,由中国史学会来主持。

  ■本次大会:由中国学者主持(或共同主持)的报告会达16场。

  ■往届大会:中国史学会组团参会,一般只有20人左右。

  ■本次大会:参会的中国学者达到17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