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东站又挖出宝贝 施工时发现檀公庙遗址

05.11.2016  17:04
  



  继今年8月中旬发现东周大墓之后,济南新东站片区梁王庄二村工地日前在施工时又发现消失的檀公庙遗址。檀公庙为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而建,相传他唱筹量沙的故事即发生于梁王庄。多位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结合新东站片区规划建设,对历史上存在的檀公庙进行原址重建或易地重建。如此,檀公庙既可作为一处历史名人祠庙,提升新东站片区的文化底蕴;又可以作为一个传统民俗地标,让历来有祭祀檀公习俗的当地人“记得住乡愁”。

  

檀公庙及石拱桥碎片被堆放路边。



  檀公庙遗址出土残缺碑刻

  “大约是在10月初,檀公庙遗址是在施工单位挖基方时挖出来的。这个庙原来坐西朝东,三间大殿,门前各有两块石碑,一块是重修碑刻,一块是刻着捐助者名字的赞助碑,庙大约是文革期间拆除的,石碑当时砸碎了,后来埋在了附近。”4日上午,梁王庄四村村民李秋生、李心贞告诉记者,因为村里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檀公庙遗址,所以施工时就特意在旁边瞅着。

  伴随着挖掘机对表层泥土的挖掘,村民们果然在渣土中发现了几块带字的石头,如今这几块残碑被放在村委会办公室保存。碑上的只言片语显示,这正是民国十年(1921)《重刻檀公道济庙碑》的局部。

  “檀公庙应该建于明代或更早,我们很想在这次挖掘中能找到更早的碑刻。”李秋生说,他这些天一直在工地附近扒翻,希望能有所收获。当时挖掘机清运得很快,有些碎石可能随着泥土被倒掉了。

  

檀公庙被挖成基坑,后面就是新檀公祠。



  埋入地下的石拱桥也“现身

  除残碑外,在檀公庙遗址东侧,人们还发现了埋入地下的一座古代石拱桥——通济桥。“这可是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桥。”李心贞告诉记者。

  让人遗憾的是,这座石拱桥被发现后,并没有人及时报告文物部门,挖掘机直接把石料连同泥土一起挖了上来。在村民要求下,修建石拱桥的条石都被堆在了马路边。4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堆石料的路旁已经挖出了很大一片基坑。

  “这些石料基本上不缺,真希望有关部门把石拱桥建起来。”李秋生说。

  

挖出的残碑成为村民宝贝。



  村民复建的新檀公祠恐遭拆除

  石拱桥东北方10米远的地方,路边有一座简易的平房——檀公祠。由于檀公庙在文革中被拆除,2006年,梁王庄四村的农民企业家李秋生个人出资,在檀公庙旧址附近新建檀公祠。

  “村里人逢年过节都过来上香祈福,大家在一起拉拉呱,合张影,聊聊过去的事情,很有意思。”李心贞指着墙上的数张村民合影说。

  “这个祠堂恐怕也保不住,我刚听说,它虽在东客站片区的安全红线内,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弄不好也会被拆掉。”李秋生忧心忡忡地说,他和村民们曾联名给拆迁部门、施工单位写信介绍檀公庙和梁王庄的历史,可是至今没有收到回复。

  专家呼吁留住檀公历史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