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智慧交通"国际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16.09.2014  23:42

   中国山东网9月16日讯 (记者 王晔)9月16日,“城市发展与智慧交通”国际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英国智能交通协会、美国纽约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智能交通企业的专家学者共聚泉城,纵论智慧交通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和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济南市副市长王新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智办副主任邱爱军、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刚、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党委书记石永久、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鹿林等领导出席会议,济南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会议。济南市科协党组书记雷卫国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这次国际研讨会,是由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和济南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主办,济南市科协、济南市经信委、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济南市规划局、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济南市市政公用局和山东交通学院联合承办,山东省科协、山东大学等共同支持的。

  会议为期一天。上午的会议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会两个阶段;下午安排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圆桌会议、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研讨会两个分会场。

  开幕式上,济南市政府副市长王新文、中国科协海智办副主任邱爱军、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党委书记石永久,先后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肯定了举办这次国际研讨会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真诚感谢各位嘉宾和主办、筹办、支持单位的共同努力,并就共同推进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和产业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通过国际研讨会这个平台,加强协调沟通,深化联合协作,努力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主题报告会上,来自英国、美国和清华大学、北京市的四位特邀专家围绕研讨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英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席Sharon Kindleysides(莎伦.金德莉)女士介绍了“智能交通在英国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与实践”;美国国际转型咨询顾问公司总裁、纽约大学工学院兼任教授焦国安先生就“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进行演讲;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就“智能交通与交通仿真技术”进行了演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晓明,以北京为例介绍了“智慧交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四位专家以不同的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做了非常精彩、生动、形象的演讲,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前瞻性、又有操作性,既有设想规划、又有经典案例,既有经验做法、又有对策建议,大家受益匪浅。

  下午的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现状与应对措施圆桌会议,国内外专家、济南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50余人参加。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领导介绍了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管理情况,演示了周一、周五早晚高峰期的市区道路交通视频截图。四位特邀专家以及参会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针对研讨问题和道路交通视频情况,畅所欲言,进行具体解答,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下午的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研讨会,济南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驻济高校、科研机构和20家职能交通企业共90余人参加。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停车办等职能部门介绍了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进展情况及重点工作。山东交通学院产业园、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山东泰华电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作了交流发言。在会议现场,以沙盘、电子触摸屏、实物展品、图板、宣传资料等形式,组织了参会企业宣传展示。

  济南市科协充分发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山东(济南)工作基地的作用,通过筹备这次国际研讨会,协调促成了山东交通学院与清华大学- 剑桥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在联合开展交通先进技术项目的研究以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学术交流、教师和学生的访学培养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合作协议。济南市科协在山东交通学院设立了“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山东(济南)工作基地山东交通学院工作站”,并在下午的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圆桌会议上授牌。

  通过这次研讨会,了解国际国内“智慧交通”建设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了“智慧交通”理念;凝聚海内外科技工作者的共同智慧,为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建言献策;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协作的平台,比较有效地推进智能交通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