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传统语汇权威英文翻译:烤鸭译成Kaoya

25.12.2014  16:39

    “天人合一”“浩然之气”“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有教无类”……中华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底有哪些术语,如何解释?又如何翻译?一直没有确切答案。昨天,“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发布了首批81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这些术语均提供了简明中文释义和英文翻译,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也首次建起自己的语料库。

  编纂背景   首批术语出炉耗时一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旨在梳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中国核心价值的术语,并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准确予以诠释,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   该工程于2014年初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为召集单位,中央编译局、中国外文局、外交部、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个部委(单位)为成员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负责统筹协调传播工作。“项目自2013年12月开始启动,2014年5月正式组建顾问和专家团队,叶嘉莹、李学勤、林戊荪、张岂之等著名学者应邀担任了顾问,7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其中。”这位负责人说。   该工程下设文艺、历史、哲学、译审四个学科组,每个术语的出炉都要历经术语整理、诠释、翻译、审稿四个阶段。首批术语的出炉耗时一年。而首批发布的术语中,既包括“道”“仁”“义”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也有“阴阳”“诗言志”“修齐治平”等属于交叉学科的术语。其中,个别条目如“不学诗,无以言”和“玄览”等是第一次作为学科术语被挖掘整理。   据悉,未来该工程整理、翻译的成果还将通过出版物、网络数据库、创意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与读者见面,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网站建设也已启动,预计2015年年初正式上线。   选词标准   兼具中国精神与广泛应用   81个术语,每个条目下都有一百多字的中文释义,并有例句作为佐证。当谈到选择术语要遵循哪些原则时,“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说:“选目是基础性,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首先要选的是那些最能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哲学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的理解的术语,而且释义还要体现当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王博说,像中华文化最关键的语汇“天”“仁”“义”“无为”等,此次都有体现。   选择术语,还要选当今仍然应用广泛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说:“我们更注重选取贴近生活、有人文底蕴,且适合现代社会传播的精彩术语。”他说,这些术语有点像现在所说的“关键词”,“比如有文学、艺术领域都会涉及到的‘意象’这个词,升学考试也会考如何理解唐诗的‘意象’。”   尽管首批条目看起来并不多,但涉猎广泛。据袁济喜介绍,光是文学术语,其领域就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比如“道”,还有涉及文艺自身审美特性的问题,比如“情景”“意象”“滋味”“格调”等。有的还牵涉到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如“文以载道”。而关于文学批评方法的,则选入了“知音”等术语,“现代人理解‘知音’是搞对象,其实古代人把‘知音’理解为文艺鉴赏的常态和过程。”袁济喜说。   翻译原则   译文用语一定要地道   术语的“中文版”释义出炉之后,就到了翻译家们施展才华的时候。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陈明明坦言,“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注重包容性,很多术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学术强,翻译难度可想而知。”为此,专家们都秉承一个原则:面对公众,既不能太学术,又不能太简单。英文译文要符合中文本意,也要注重可读性,用语一定要地道。   “好在我们的译审专家队伍强大,他们来自中国外文局、外交部、中央编译局、中国日报等单位,都是活跃在我国中译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术委员会成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章思英说,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的汉学家也受邀从语言角度对译文进行审订,同时对内容提出意见或建议。   遍布在各地的翻译家、汉学家,遵守严谨的译审流程,没有人会犯规。章思英说:“译者首先翻译,然后交汉学家润色,之后由译审组的专家成员对照原文,多次反复讨论和审订后形成定稿。”而在此过程中,译审组的专家会就内容再与学科组的专家进行沟通,并请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审阅译文、提出意见。“如果涉及个别超越文史哲范围的术语,比如佛教术语(般若,缘起),还会特地与佛学专家进行切磋,对译文经过多次修订后才定稿。”章思英说,大家追求完美,现在面世的术语译文已是第六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