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眼科专家的“中国情”

09.02.2015  13:25

  丹尼尔是一个特别严谨的医生,言语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很缜密。采访在医院门诊室进行,初见面,出于职业习惯,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眼睛哪里不好? ”
  2012年2月,作为中国和古巴政府眼科合作项目的一名医生,眼科专家丹尼尔第一次来到中国,成为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古眼科中心”的一名医生。 “之前,曾在委内瑞拉进行过两年的医疗援助,就是想趁年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古巴眼科视神经一级专家,丹尼尔来到安徽后,率先开设了安徽第一家眼科视神经亚专科门诊,致力于复杂视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
  “由于视神经解剖结构的复杂和疾病变化的多样性,患者虽然眼睛表现出不适症状,但却常常是其他系统出现问题,与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有着密切联系。若医生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往往会陷入‘头痛医头’的误区。 ”省二院眼科中心主任段报喜说。曾有一位来自淮南的年轻女患者,被多家大医院诊断为视神经炎,却久治不愈。丹尼尔接诊后,怀疑患者为颅内高压,只是症状延及眼睛。 “按照他的建议,患者再求诊于上海一家医院的神经内科,经过腰穿等检查,最终被确诊为颅内高压,接受对症治疗后很快痊愈。 ”兼职翻译的省二院眼科医生王莎莎介绍说。
  一位26岁的年轻患者,视力下降多年,一直被单纯诊断为双眼视神经萎缩,丹尼尔通过遗传学调查和DNA检测手段确诊为罕见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并根据患者家族疾病遗传模式,为其优生优育提供建议,避免致病遗传基因的进一步传递。
  除了医院的工作,丹尼尔还是一位志愿者。在中国两年多来,他参与了多场“三下乡”、基层义诊以及村医培训等活动,“医院有了流动眼科手术车后,每年还会到偏远乡村,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问及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最大难处,丹尼尔笑言:“语言、气候、饮食,都是我的困难。不过,我会积极地去适应。 ”如今,他的中文水平应对日常诊治和生活已基本没问题,还学会了做中国菜,“牛肉炒面、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都是我的拿手菜。 ”甚至,他还学会了唱很多中文歌,“《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歌声里》,我都会唱! ”
  3年服务期将满,丹尼尔今年就要返回古巴。 “会想念中国,心里面总有一块地方是留给中国的。 ”在合肥3年,目睹了建筑、交通等各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坦言中国经济的崛起带给他很大震撼,“当然,还有中国人努力严谨的工作精神,都是我深刻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