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7周年 再响集结号重走大战路

09.04.2015  11:00
各界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7周年 再响集结号重走大战路 - News.E23.Cn
来源: img01.e23.cn

◆参战老兵邵经斗:抚摸弹孔墙热泪纵横,“那时候日本人武器先进,我们都是夜里去夺阵地”

  ◆战地记者蒋思豫:曾和《大公报》记者范长江赴台儿庄采访,亲眼目睹“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

  今天是台儿庄大战胜利77周年。参战老兵、战地记者、参战将士亲属及社会各界人士,来到台儿庄重走大战路,缅怀英烈,寄托哀思。

  8时40分,台儿庄古城大战遗址公园内,亲历大战的国民革命军第32军142师425团2营5连战士、101岁的邵经斗老人,在儿子搀扶下走到弹孔墙前,抚摸着着密密麻麻的弹孔,流下了热泪。他庄重地抬起右手,连敬三个军礼:“那时候日本人武器先进,我们都是夜里去夺阵地。战斗太激烈了,我们连伤亡惨重,158位战友只剩下我们18个人。再次踏上台儿庄这片熟悉的土地,心里既高兴又痛苦,为自己现在晚年幸福的生活高兴,为年纪轻轻牺牲的战友感到悲痛”。

  9时20分,在无名英雄遗骸遗址前,当年曾奔赴台儿庄战场采访的战地记者、102岁的蒋思豫老人感慨道:“台儿庄战役打响一周后,我和《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新华日报》记者陆诒来到台儿庄采访。战争真是惨烈啊,台儿庄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记者们跟着部队一起冲锋陷阵、武装转移、坚守阵地,好几位同行在战场阵亡。我曾亲眼目睹一名记者想拍摄我军将士冲锋陷阵的照片,他在掩体后面刚刚抬起头观察,一发炮弹在掩体边爆炸,炮弹壳削去他半个脑袋。”

  10时,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墓前,身着戎装的士兵吹响集结号。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后代、第42军27师参战将士马聚三之孙马凤威宣读祭文,邵经斗、蒋思豫以及第59军军长张自忠之孙张纪祖等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亲属、后代,黄埔军校同学会、香港大中华会、云南二战史学会等团体,以及日本友好人士、圆光寺主持大东仁先生分别向无名英雄墓敬献了花篮(右图),枣庄市台儿庄区机关干部、学生、武警官兵及各界群众依次走到墓前献上一支洁白的菊花。

  相关链接

  据史料记载,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10万国军将士在台儿庄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击溃侵华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1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正面战场上的首次重大胜利。在近半个月的激战中,3万将士为国捐躯,目前有名可查的烈士只有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