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
2015-10-21 14:32:47陈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巡视员耿庆海先生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进行发布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耿庆海先生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进行发布解读。
2015-10-21 14:33:19耿庆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落实措施,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2015-10-21 14:41:01耿庆海
一、《实施意见》出台背景
2013年10月,住建部、农业部、中农办、环保部在浙江桐庐县联合召开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总结推广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研究部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14]25号文件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山东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起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为全面掌握全省6.5万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现状,省住建厅建立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对每个村庄采集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建设管理、照片资料等6类41项指标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进行科学评价。2014年9月在青岛莱西市召开全省人居环境基础信息填报调度会;10月,组成调研组赴全省17市、68个县市区、200多个村庄开展调研,并形成初稿。2015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工作列入当年省政府调研课题,4月,省政府高旭光副秘书长带队到部分市、县开展调研,并结合调研情况对《实施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意见》初稿完成后,书面征求了省委农工办、宣传部,省发改委、财政厅等21个相关厅局的意见和建议。
2015-10-21 14:41:33耿庆海
二、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初步成效
我省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村镇创建、农村改厕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政策,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城市环卫保洁向村镇延伸,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一是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清运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08座,建成垃圾中转站1806个,购置清运车辆13.9万辆,配置垃圾桶205万个,配备农村保洁员24.96万人,基本满足了保洁、收集、转运、处理需求。二是清除存量垃圾。各地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物力,从去年开展了大规模乡镇、村居生活垃圾清理攻坚战,对乡镇、村庄内外、道路沿途的存量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据统计,全省累计清理存量垃圾6000余万吨,垃圾围村围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三是强化监督考核。从2014年以来,我省每年对各县(市、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进行两次电话调查,调查结果直接反馈给主要负责同志。今年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保洁员、生活垃圾桶拥有率和农村垃圾及时清运率分别达到98%、99%和96%,17设区市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四是开展全覆盖认定。印发了《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办法》,明确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范围、标准、程序和实施措施。截止到目前,78个县(市、区)已公布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54个县(市、区)通过暗访认定,即将公布。
2015-10-21 14:47:04耿庆海
村镇污水处理建设运行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切实加快设施建设。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导各地科学选择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对城市、镇区和园区周边的村庄敷设污水管线,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对位置偏远、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庄,建设经济实用的氧化塘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截止到2014年底,全省累计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770座,占总数的70%;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 3440个,占建成入住社区数的91%;11889个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占总数的18%。二是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中央财政资金8.87亿元用于"十二五"期间重点镇污水管网建设;省财政拨付资金7.8亿元,支持镇区、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三是提高设施水平。全省新建村镇污水设施均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南水北调、小清河等流域重点保护区范围内的村镇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管理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的空间布局、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注重统筹安排路、水、电、气、暖、排污、环卫、通信等设施建设,实现与社区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坚持服务下沉,不断增强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功能。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6455个, 其中已建成并入住3714个,受益群众达820万人。已入住农村新型社区中,2168个、580万人被纳入城镇化统计,为我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贡献了约6个百分点。
2015-10-21 14:57:12耿庆海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我省首次纳入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四年来,按照国家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部署要求,我们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补助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推进。2012-2014年,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3万户,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4.5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1亿元。补助对象中,五保户、低保户占40%。改造后户均建筑面积58平方米,解决了50万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在2014年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工作中,居全国第一。
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全面启动。据统计,目前全省1573.2万户农户,已改造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887.4万户,改造率56.4%。其中,下水道水冲式占37.5%,三格化粪池式21.2%,三联沼气池式16.5%,粪尿分集式14.6%,双瓮漏斗式9%,双坑交替式1.3%。从适用性上看,在一般农村地区,多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厕所,改造费用约为1000-1200元;在山区或缺水地区的村庄,多使用粪尿分集式、双坑交替式厕所,改造费用约为800-1000元;在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多使用水冲式厕所,改造费用约为2500元。省领导对农村改厕工作高度重视,郭树清省长和王军民、孙伟等省领导,亲自到农户家中调研,多次作出批示。根据省领导要求,我们计划用三年完成全省剩余647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到2018年底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
2015-10-21 14:59:27耿庆海
特色村镇创建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实施分类指导。建立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对3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派出驻村专家,指导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从全省筛选了4000个村庄,按照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自然风光型、产业发展型和城郊休闲型重点打造。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300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2195万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建档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省加强村镇风貌建设工作的意见》,省财政投入1360万元,在全省17设区城市各选择1镇1社区1村庄,根据地形地貌、历史文化等特点,开展村镇风貌设计,塑造各具特色的村镇景观环境。三是创建特色村庄。目前我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历史文化名村5个,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4个、特色景观旅游名村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7个,国家级宜居小镇3个、宜居村庄2个。省住建厅会同有关部门命名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6个、历史文化名村30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57个、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7个,省级传统村落187个,省级宜居小镇47个、宜居村庄106个。我省各类特色镇村数量总计达到461个。
2015-10-21 15:03:50耿庆海
三、《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分阶段提出6项工作量化目标,重点实施6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在全省开展大规模、全方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到2015年年底完成2项:一是各市、县(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规划完成批复备案工作;二是实现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到2017年年底一项:完成现有存量危房改造;到2018年年底一项: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到2020年年底完成2项:一是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二是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2015-10-21 15:06:00耿庆海
六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如下:
(一)加强规划编制,严格规划实施。一是编制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立完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编制《山东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2015-2020年)》,科学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二是编制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规划。各市、县(市)政府要组织编制本辖区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规划,逐步引导村庄人口向社区聚集。2015年年底前,各市、县(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规划经当地政府批复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三是编制村庄规划。乡镇要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或整治规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到2020年,全省村庄规划要实现全覆盖。要严格落实规划,不得随意更改,确需调整修改的,必须依照规定程序报批。要加大规划实施检查力度,确保规划落实。
2015-10-21 15:13:26耿庆海
(二)实施住房安居工程。一是农村住房建设。加强对农房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指导,鼓励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型墙体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建设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绿色宜居农房。要加快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提升农房抗震防灾能力。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原则上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对于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可通过政府统一建设、空置房置换等方式,帮助其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到2017年,完成现有存量危房改造。三是渔民上岸。到2020年,完成东平湖、微山湖区2010户渔民上岸工作。
2015-10-21 15:13:35耿庆海
(三)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一是生活垃圾治理。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逐步取缔露天垃圾池、垃圾房等非密闭式垃圾收集设施, 2015年年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二是村庄绿化美化。搞好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和公共场所绿化,沿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的外墙面、门窗要保持完好整洁,加强林地、湿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三是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零散、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转变。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配套建设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实现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四是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业清洁示范区建设,加强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全面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2015-10-21 15:21:27耿庆海
(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村内道路建设。改善道路交通功能,村庄道路硬化逐步由“村村通”实现“户户通”;村庄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设置路灯,主次道路必须设置排水沟渠,排水沟渠应与道路硬化同时进行硬化处理,并保持封闭、畅通。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靠近城镇的村庄优先选择城镇的配水管网延伸供水,其他村庄提倡建设联村、联片或单村集中供水设施;暂无条件实现集中供水的,应加强对分散式水源的卫生防护和环境整治,保证水质达标与饮水安全。到2020年,具备条件村庄供水满足用水水量和水质要求。三是生活污水处理。城市、镇区和园区周边的村庄敷设污水管线,接入城镇污水管网;位置偏远、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庄,建设经济实用的氧化塘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到2020年实现省域重要河流湖泊周边5公里范围内全部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全省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35%,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四是卫生厕所改造。加快推进全省农村改厕步伐,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实施改厕工作,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到2018年,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乡村旅游点应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共厕所。五是供暖设施建设。采用环保锅炉、太阳能、土暖气、天然气、地热、碳晶、秸秆气化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地区供暖设施建设,推广外墙保温和隔热断桥中空玻璃门窗等新型墙材,改善农房冬季保温效果。
2015-10-21 15:21:35耿庆海
(五)实施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工程。一是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配套村办公室、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图书室(农家书屋)、村档案室、村广播电视室、村警务(治安)室和村多功能室(农民夜校)、游客服务中心等。二是教育设施建设。严格执行中小学班额标准,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作。3000人以上的社区至少建设1所标准化幼儿园。三是村卫生室建设。按照标准化卫生室进行建设改造,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实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和药房四室分离。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的标准配置医务人员。四是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在农村中心社区或较大的村,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建设农村幸福院。到2020年实现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覆盖60%以上的行政村。五是体育建设场地。农村新型社区场地重点实施硬化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或门球场)和乒乓球台,预留其他乡村民俗活动的场地。根据实际情况,中心村必须设立户外体育运动场,实现行政村公共体育建设设施全覆盖。
2015-10-21 15:21:55耿庆海
(六)实施特色村庄保护工程。一是房屋修缮改造。建筑外观修缮改造应根据村庄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和特色,引导村民逐步整合既有农宅的型式、体量、高度及色彩,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村容村貌。二是传统村落保护。建立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编制村庄保护发展规划,建立村庄保护档案。加强历史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延续村庄传统文脉,重点保护开发500个左右的传统村落。三是旅游特色村打造。到2020年,重点打造1000个休闲观光游、民俗文化游、农事体验游、养老养生游等特色景观旅游村。四是宜居村庄创建。开展“宜居村庄”创建工程,到2020年,建设1.8万个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宜居村庄。
2015-10-21 15:27:10耿庆海
四、《实施意见》的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明确任务分工、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等方面,明确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保障措施,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按期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全省上下将从四个方面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抓好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印发《山东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2015-2020年)》,完善政策措施,抓好规划实施,指导各地编制本辖区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规划、村庄规划或整治规划,确保2015年年底前,各市、县(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规划批复报备工作,科学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民,引导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稳步发展。
二是完善投入机制,落实建设资金。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涉农资金使用,鼓励县级集中整合各类资金,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扎实有序开展。探索建立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基层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机制,有效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2015-10-21 15:28:21耿庆海
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长效管理。按照《实施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责任,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发挥部门职能和优势,合力抓好重点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运转机制,培育市场化的运营管理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评价机制,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对组织不力、工作落后的,进行媒体曝光和通报批评。
四是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坚持村级公共事务"四议两公开",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投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保障农民群众自治权利,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的普遍化、常规化和制度化。
2015-10-21 15:32:13耿庆海
新闻界的朋友们,《实施意见》的出台,提出了在全省开展大规模、全方位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具有硬指标、硬任务、硬措施,标志着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重点提升、优化提效的新阶段。请大家多宣传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先进经验;宣传山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发展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氛围。我们相信,随着《实施意见》的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必将进一步加快全省新农村发展,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山东、实现富民强省奔小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5-10-21 15:32:59陈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提问时尽量简洁明了。
2015-10-21 15:33:17记者
请问耿厅长,在这个时候出台《实施意见》,除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还有哪些考虑?
2015-10-21 15:40:28耿庆海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这个时候出台《实施意见》,明确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除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外,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我省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利于抓一批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建设成果,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按照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是一个分水岭,表明这一经济体整体上进入了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人民对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追求。2013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54684亿元,人均GDP9094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0元。对于农村地区居民来说,人均纯收入1000美元(6500元)是一个"台阶",跨上"台阶"后,人们的生活、心态都会发生显着的变化。对居住环境、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的要求会更强烈。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多方面涉农项目和资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让农村居民享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推动人口均衡合理分布,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带动农民精神面貌的提升。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保护乡村特色的重要抓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立足农村特色,培育乡土观念,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村气息、保持乡土特色、突出农村特点和田园风貌,有利于传承乡土文化、保护独特的乡土景观遗产,留住乡愁。
2015-10-21 15:40:40记者
请问耿厅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等诸多方面,要把握怎样的原则,才能有序推进这项工作?
2015-10-21 15:49:03耿庆海
需要把握好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政府大包大揽。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不搞形象工程,不增加农民负担。
二是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或整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做好衔接。尊重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水系和天然植被等,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持乡土特色,弘扬传统文化。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不同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具体目标,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按照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特色村、一般村、撤并村等类型,科学确定农村居民点改善人居环境的标准、方法与重点。
四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
2015-10-21 15:49:18记者
请问耿厅长,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农村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很多资金投入,请问,怎么保障资金来源?
2015-10-21 15:51:48耿庆海
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主要有三条筹措渠道:
一是社会资金。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推广PPP模式,建立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鼓励基层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
二是政府财政投入。各地要认真做好各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省财政也将根据安排奖补资金,根据"十三五"期间省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对农村改厕、污水处理、供暖等工作进行奖补;加强部门涉农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涉农资金使用,鼓励县级集中整合各类资金,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三是农民自筹。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机制,有效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工作经验来看,向农民群众收取少量生活垃圾处理费还是可行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农民群众收费,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进行严格成本测算,防止搭车收费,不能增加农民负担。
2015-10-21 15:52:45陈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需要继续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住建厅办公室张殿方,电话:87080876.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