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台”铸就“大梦想”青岛黄岛区18名选调村官搭建苗木电商平台

07.08.2015  18:22
在黄岛区,2014级18名选调村官充分发挥自身“有知识、有理想、有干劲”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的平台,策划发起了“青苗”公益项目。项目旨在打造公益、公开、高效的苗木电商平台,促进供需对接,为苗农致富助力,推动黄岛区苗木产业向信息化迈进。

  鲁网8月7日讯 在黄岛区,2014级18名选调村官充分发挥自身“有知识、有理想、有干劲”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的平台,策划发起了“青苗”公益项目。项目旨在打造公益、公开、高效的苗木电商平台,促进供需对接,为苗农致富助力,推动黄岛区苗木产业向信息化迈进。

   一木难求”与“无人问津

  目前黄岛区西部乡镇苗木种植范围逐渐扩大,苗木交易日趋活跃。但由于传统销售模式的局限性,许多苗圃出现了滞销的问题。在一次参加会议时,不同乡镇的选调村官凑在一起提出了搭建免费的苗木信息平台的想法。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我们发现崂山区北宅峪夼社区近期在进行土地流转,村民们希望土地流转后进行桂花苗圃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桂花苗;黄岛区一位女士需要买一棵适合在家里种植的腊梅盆景;海青镇董家洼村有100多户家的樱花卖不出去。我们在创建平台后更加认识到苗木信息不对称,名贵苗木需求量大但苗农普遍种植量小;苗农种植的苗木趋向于低价。

   分工明确激发“满满斗志

  项目发起之后,来自不同乡镇的黄岛区18名选调村官根据自己专业特点与兴趣,形成策划组、宣传组、微信平台组、微店组、数据录入组。每位选调村官都负责着自己所在乡镇的苗木采集,他们在工作之余入村入户详细地采集苗木信息,利用周六周天在电脑上录入信息。数据采集组的夏欢说,“每次收到沉甸甸的采集表就希望尽快帮他们发布出去,自己累点忙点没什么”。而各个乡镇的苗农也十分的配合支持,在“三万茶田、一万苗圃”的海青,我们就获取了近300户苗农、近千条的苗木信息。

  微信平台的负责人、海青镇选调村官肖富鸿介绍,青苗易家微信平台与微店相连接,微信公众平台每周发一次,内容包括100条苗木信息、苗木行情简介、诚意苗农、采购信息等方面。

  微店负责人唐新雁介绍,微店内容与微信发布内容同步,通过浏览微店中的苗木信息表格可以获得苗木资讯。

   小平台”铸就“大梦想

  “青苗”项目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筹备,目前已正式上线,初期阶段主要以微信公众号“青苗易家”(qmyj18)为主体、微店“青苗易家官方旗舰店”为信息库搭建推广平台。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苗木供需信息、苗木电商化新闻动态等内容,吸引从业者关注微信公众号、访问微店,从而引导苗农、经理人、绿化公司等相关利益主体形成通过互联网获取供需信息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电商思维。

  微信公众号及微店于6月30日同时上线,截止7月16日,半月内已吸引260余人苗农、苗商关注,微信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达到3800多次。在选调村官们的努力下,该项目已吸引了本市海青镇、泊里镇、原珠山街道等7个镇街的600多名苗农参与,还有日照市的苗农通过公众号联系项目组,共登记各类苗木近三百万棵,来自天津市、重庆市、崂山区、黄岛区的房产企业、绿化公司和个人竞相询价。

   展望未来坚守“永不收费

  项目发起人、泊里镇选调村官逄曜玮说:“作为一个扶农惠农的公益项目,项目组不参与实际交易,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设任何门槛,欢迎有意向的苗农和采购商加入。”而宝山镇选调村官陈祥云说,“我们选调村官既然选择了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就要切实为农民做一些实事。” 海青镇选调村官肖富鸿说“我们大多不是黄岛本地人,但既然选择了在这里工作,就要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黄岛发展添砖加瓦、为黄岛群众的幸福生活出一份力。

  “青苗”项目的中期阶段是将建立独立网站,树立自主品牌,打造电商、微商双引擎;在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依托线上交易平台,以线上带线下,推广订单式生产模式,促进苗木产业现代化。(肖富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