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省运时代,济宁市民爱上骑行

26.11.2014  11:06

  清晨,家住欣苑雅居的刘女士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但是她并没有走向自家的汽车,而是来到了小区门口摆放着整齐的公共自行车存车点。只见刘女士熟练地刷卡,取卡,在悦耳动听的解锁提示声中,刘女士轻快地骑着自行车驶向单位。

  “以前自己开车上下班,路途拥堵不说,还常常找不到车位,甚至有时开车在单位附近绕几圈都没有停车的地方,真让人苦不堪言。现在我天天骑着公共自行车上下班,不用等,不怕堵,不怕丢,还锻炼身体,这自行车甭提有多方便了。”刘女士一边取车一边赞许地对身旁的记者说。据了解,2014年是济宁的省运之年,济宁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状况,为市民绿色便捷出行,在全市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系统。

  骑着公共自行车在路口等红灯的方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公共自行车赞不绝口:“公共自行车1个小时内免费,还不用担心丢失、保养、存放问题,偶尔出去有点急事,自行车出行就是比其他交通方式方便的多。”育才中学高二学生马瑞说:“以前上学放学都要等公交,但是高峰期公交车上拥挤不堪。后来每天骑公共自行车上学放学,不仅弥补了自己忙于课业不能锻炼身体的难题,也为自己的上学路途增加一份乐趣。”如今,在济宁无论是车来人往的市区大道,还是幽静祥和的巷子口,抑或是繁华热闹的商业区,处处可见这一辆辆橘黄色的“坐骑”,奔驰在马路上。成为了济宁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等车、不堵车,一张借车卡,逛遍济宁城。”一句朗朗上口的口头语,俨然已成为济宁人颇为熟悉的一句感慨和赞许。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这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被誉为“绿色出行”。最大限度的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骑车还有助于强身健体,减少都市白领“城市病”的发生。

  济宁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11月9日,共办理43460张借车卡,日均办卡接近1100张,日均借还车次为20403次和20353次。目前,随着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的逐步铺开和市民越来越高的接受度,办卡量与日俱增。为方便市民办卡,在全市共设置25个办卡点,其中城区设置4个常规办卡点,并与济宁银行、莱商银行合作,在其营业网点设置了12个办卡点。其余9个办卡点设置在其他县市区驻地。根据一个多月来的运营情况统计,市民每天借还车出现两个高峰期,一个平稳期。早高峰为7时至9时,由外围向市中心集聚;晚高峰为17时至19时,由市中心向外围扩散,高峰时段一小时内借还车多达近4000人次。日均每辆车使用达3次以上,个别热点日均每辆车使用达10次以上,与全国已建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同期相比,济宁市公共自行车使用频率比较高。

  为了能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骑行体验,服务中心安排了50余名的巡检人员,负责站点锁车桩和车辆的检修、保洁,保证自行车始终洁净,方便市民骑行。近日,记者在几个站点都看到了巡检人员在用拖布和抹布、鸡毛掸子清洁锁车桩和自行车。据巡检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她负责5个站点近200辆车的保洁工作,在近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她差不多能做五遍清洁工作,虽然很是辛苦,但看到市民骑着她清洁干净的车子离开的时候,她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

  省运会举办期间,济宁市各小区健身苑均添置了很多健身器材,这些公共健身器材属于全市人民的共有资产,每个人既是受益者。省运会的举办,市民素质的提升,健身意识增强,大家文明意识公德意识普遍提升,有了更多是靠市民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公共体育事业必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