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呲必中国"现象不能成为课堂必备课

14.11.2014  21:34

  在大学课堂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的类似留言,辽宁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这种“呲必中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还很过分。这是《辽宁日报》刊发的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中指出的问题(详见11月14日《辽宁日报》)。

  这个问题令人震惊。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网络上、社会上诬蔑辱骂祖国等负面情绪的一个源头。当高校老师们在课堂上把这些负面情绪带给了学生,学生也必然会把这些情绪带到网上、社会上。然而,问题不仅仅在于此。

  大学课堂本是一个神圣的殿堂,在这里青年人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造而成型,在这里青年人思想和信念的未来被照亮。然而,当这些负面情绪倾盆而下,青年学子们往往在懵懂中选择接受、在狐疑中选择将信。在这些负面情绪的濡染下,很难想象青年学子们对国家、对社会有信心,对祖国有那种深沉的感情,对自己的人生未来会乐观向上。走上社会,他可能会充满牢骚和不满,可能会充满挑剔和不自信,甚至可能会因此而错失机遇,不会形成与祖国共奋进的向心力和进取心。在这样的濡染下,青年人怎么能肩负起使命、接好接力棒?

  有人说,“爱之愈深,责之愈切”,那些批评祖国最严厉的人,往往是那些爱祖国爱得深沉的人。诚然,自古而今,有不少这些民族脊梁,为了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奔走呼号。然而,高校课堂上的“呲必中国”现象,与此并不是一回事,甚至这种观点只是一些人给自己的挡箭牌。你可以指责一些丑恶现象,但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对国家的信心。你可以批评一些不良风气,但不能从心理上消解对祖国的爱、制造对国家和社会的对抗情绪。你可以谈谈对现实问题的切身感受,但你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从辽宁日报记者整理近13万字听课笔记而分析得出的情况看,一些大学老师们对祖国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比如有的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有的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有的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面对诸如此类的负面表达,一些人或许不以为然,觉得不过如此。然而,解构对祖国的认知、消解对国家的感情,就是从这些偏激的、刻意的、片面的表达和感受中完成的。中国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历史的必然,否定党的作用就是否定中国的历史。每个国家所走的路,都是来自于实践和人民的选择,照抄照搬必然南橘北枳。个人的感受也许是真实的,但并不代表全面的真实、整体的真实。这些基本道理无须赘述,反倒是漠视这些基本常识,故意唱反调、弄噪音值得警惕。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国家,都必然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那种天堂式的美景,只有神话里才可能出现。即使是被一些人言必所称的美国,也同样被诸多矛盾问题缠身。关键问题是,一些人戴有色眼镜、骨子里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在这样的价值视野里,中国只有一堆麻烦,看不到光明。然而,事实一再证明那些门缝里看中国的人错了,“中国崩溃论”崩溃了,“中国终结论”终结了。对祖国失去信心的人、不热爱的人,终究只会在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印证自己的短视。

  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端赖于国民对她的深沉的爱和信心,有赖于国民为之奋斗的勇毅笃行。缺失了这爱、信心与行动,再强大的国家也会衰落。面向未来,我们须懂得,我们有信心,祖国就不会让我们失望。我们光明,祖国必光明。(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