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春节近 "喜羊羊"陪你细数日照春节习俗

11.02.2015  11:38


市民自己写春联。



新年到市民忙着购置年货。



  在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包饺子,等饺子出锅,要先将煮好的饺子端到灶台前,灶王爷先享用后,一家人才可以开饭。在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候,一家的男丁还会在灶台前磕头,祈祷灶王爷爷能“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豆腐,谐音“都福”。在 日照 ,腊月廿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过年准备一大盆豆腐的习惯。这些豆腐未必都是自己做的,有的一大家子人只有一户做,做得多便分给亲戚朋友,于是这一天也经常能看到端着豆腐大街小巷走的情景,这便是在给亲戚朋友送豆腐。

  今天是腊月廿三,农历“小年”。今天最聪明的“喜羊羊”来到了日照,打算在日照过羊年春节。“二十三糖瓜儿黏;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对于日照过年的习俗,“喜羊羊”比不少日照本地人还清楚呢,接下来就让“喜羊羊”为你细数日照人过春节的那些习俗,大家一起“喜气羊羊”过新年!

  腊月廿三——辞灶

  在日照,进入腊月就开始有些年味了,但要说真正开始准备过年,则要从小年这一天开始。这一天,日照人要送灶王爷爷回天上,叫做辞灶,也称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民间传说中,过年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廿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的功绩。为了让灶王爷爷为自己说好话,人们用柿饼、花生、瓜子等供品祭灶,意思是让灶王爷吃了嘴变甜,上天去为自己说好话。此外日照有些地区的人在祭灶时,还会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一个用麦芽糖做的糖瓜,想用这个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后多说“好话”。

  腊月廿四——除尘

  过了小年便到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按照习俗,要在家里打扫卫生。这一次打扫卫生将是全年最彻底的一次清洁。这一次打扫卫生,房子的角角落落都要清理到,墙角的灰尘、蜘蛛网都要擦拭到。住在平房内的人们会把玻璃也拆下,进行认真清洗。如果遇到够不到的地方,人们还会踩凳子、将扫帚和棍子绑在一起,力争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此外,过去有些人家也会趁着年底,为门窗刷上新油漆,或者将房子重新粉刷。现在经过旧城改造,住平房的人越来越少,这也为打扫房间节省了不少力气。“以前住在村里一到快过年,都要把窗户都拆下来洗,现在搬进楼房了,玻璃也少了,擦起来也方便了。”一位刚经过拆迁搬进楼房的市民说。

  腊月廿五——做豆腐

  豆腐,谐音“都福”。在日照,腊月廿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过年准备一大盆豆腐的习惯。这些豆腐未必都是自己做的,有的一大家子人只有一户做,做得多便分给亲戚朋友,于是这一天也经常能看到端着豆腐大街小巷走的情景,这便是在给亲戚朋友送豆腐。

  日照有很多做豆腐比较出名的地区和人家,每到快过年时也忙得不可开交。据了解 ,做豆腐首先要选好黄豆,进行浸泡,泡好后磨成豆汁,再将豆汁放锅里煮,然后放入适当卤水进行搅拌。接着便会生成豆腐脑,这时将其放入筛子之中,进行压制,豆腐便做成了。

  腊月廿六——蒸饽饽、年糕、发团

  到了腊月廿六这一天,便要为过年以及年后的主食做准备。因为按照日照人的传统,这个年一般将持续到正月十五,因此腊月里主食必须准备充分。腊月廿六,人们便开始蒸饽饽(馒头)、年糕、发团了。

  日照人蒸饽饽,一般以白面为主,有些地方也会用小米面、地瓜面。过年蒸的饽饽一般个头儿都很大,有些地区还会在饽饽中间点一个红点,看上去更加喜庆。有时间的人会在饽饽上做上许多大红枣,样式堆叠起来,成为一个“枣山”。枣山也是日照特色的年俗食品,通过大红枣的点缀,寓意着新的一年的生活会越过越红火。

  除了蒸饽饽,很多家庭还会蒸年糕,年糕谐音“年高”,口感软糯香甜,也很受市民喜欢。随着时代进步,现在不仅有寓意黄金白银的白色年糕、黄色年糕,还有高粱面做的红色年糕馅儿,有些家庭也会用豌豆、红豆等各种豆子做成豆包。

  此外,发团也很受日照市民的喜爱,发团意寓着发财和团圆。发团是用大米磨成面制作的,做出的发团白中透亮,吃起来微微发酸,更筋道、有嚼劲儿,也拥有一批铁杆“粉丝”。

  腊月廿六到廿九——置办年货

  到了腊月廿六,马上年关就到了。这时候人们得把过年的新衣服、新鞋买齐,等正月的时候穿上新衣过新年。

  旧时候日照人爱赶大集,这个习惯也延续到了现在。到了腊月廿六、廿七,人们就会开始赶集、逛商场,置办年货。在置办年货时,过年需要用到的肉、鱼、蛋、菜、水果、饮料、糖果、瓜子外,都要置办齐全。

  此外,日照人还喜欢添置新的碗筷,不管是盘子还是碗添置的数量都是双数的,意寓圆满,餐具增多,意味着家中不缺吃少穿,日子过得丰盈,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期待,新的一年人丁兴旺。如果家中当年有新媳妇嫁入或者孩子出生,更会在过年时添置餐具,寓意着“添丁”。

  腊月三十——贴春联

  “笙歌辞旧岁,羊酒庆新春。”“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到了腊月三十,年关就到了,这一天春联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早上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熬浆糊,贴春联。有些家庭也会自己写对联,一边写一边晾晒一边张贴。贴春联的时候通常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都是一家人一起忙碌。

  除了各个门上要贴春联,大门口,人们会贴上“开门见喜”,而“”字的出现频率更高,屋檐、门楣、墙壁、汽车,处处都有“”。有些人家在张贴“”字时,也会特意把“”字颠倒过来,意寓“福到了”。

  除夕——包饺子、守岁

  贴完了春联,便要开始准备年夜饭了,等到夜幕降临,便迎来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 ,也就是除夕之夜。这一晚上,全家人要团聚在一起,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中的菜的数量也是双数的,一般8道“”、10道“十全十美”等,饭桌上一般要有鸡肉“吉祥”、鱼肉“年年有余”,豆腐“都福”,这时候的菜品一般要甜,比如炒出的花生平时放盐,这时候要放糖 ,寓意日后的日子甜甜美美。

  年夜饭吃过后,便迎来了另一场视觉大餐——春晚。这一晚上人们都要守岁,各个房间的灯都要开着,也就是晚上 12点之前不能睡觉,在守岁时,小孩子可以向长辈叩头或者拜年,长辈会将准备好的红包发给孩子,祝福孩子新的一年茁壮成长。

  零点到来时,鞭炮准时点燃鸣响,每个屋内都要烧纸,赶走晦气,孩子们大声欢呼,饺子出锅,新的一年到来啦!

  正月初一——拜年

  新年第一天,大多数人都会外出,走上街头,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拜年。“过年好”“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这些都是大年初一最常说的拜年话。长辈这时候应给拜年的孩子准备红包,小孩子上门拜年,要给孩子糖果。这一天,路上的车辆也会极少,人们出行大多是步行,满街的人看上去格外热闹。

  此外,日照人在这一天通常都不能干活,如果这一天干活的这一年都要受累,同时这一天也不能与人吵架,不然这一年都会与人产生争执。这一天尤其不能动扫帚,无论家里有多少人来拜年,地上有多少垃圾,都不能扫地,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因为地上的瓜子皮、花生壳等都是财富的象征。如果非要扫地不可,也得从外头扫到里边。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一,通常大家都会回家团聚,给公公婆婆拜年。而到了正月初二则要回娘家。这一天已经嫁出去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所以也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同时这一天日照人还有祭财神的习俗,各家各户把除夕夜迎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寓意新的一年能“发财”。

  正月十五——吃元宵、赏花灯

  按照习俗,过年一般从小年开始直到正月十五。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初六,人们都会不停地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到了正月十五,新年活动将达到一个高潮,此后年味渐渐散去,人们开始进入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元宵之夜,日照的大街小巷都会张灯结彩,在太阳广场通常都会有新年灯会,万盏花灯整齐亮相,烟火点亮整个夜空。人们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

  正月十五这一天,还要吃元宵,也称作汤圆,寓意团团圆圆。作为节日特色食物,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吃元宵。常见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圆形,馅料丰富多样,如白糖、黑芝麻、花生、豆沙、果仁、枣泥等,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也是元宵节的一大象征。记者 陈平平 实习生 苗纪双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