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地税局实施精准服务提升纳税人获得感

06.06.2017  22:12

  围绕落实“放管服”系列新要求,面对国地税一体化纳税服务新模式,德州市地税局准确把握纳税服务的需求和切入点,树立大服务、精准服务的理念,结合前期纳税服务取得的成效,在强基础、提质效、求精准上下功夫,对内着力解决好服务定位和服务支撑,对外着力解决好纳税人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提升纳税服务质效,让纳税人更有获得感。
  一、深化国地税合作,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试点推行禹城市国地税合作办税平台,打破国地税合作壁垒,推动双方合作办税从业务向制度转移、从前台向后台转移、从工作向成果转移。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国地税统一思想,贯彻落实《国地税合作规范(3.0版)》,实现全方位战略合作;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深度分析国地税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汇总整合并落实整改;举办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凝聚共识,在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等方面强化培训,努力推动国地税合作取得新突破。二是统一制度落实。德州市国地税局联合制定下发《德州市国税局、德州市地税局纳税服务制度汇编》《德州市国地税联合办税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德州市国地税纳税服务人员激励制度》等基础性制度,从工作思路、工作部署、绩效考核、强化监督等方面整理、制定、贯彻落实,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科学细分合作事项,积极对接重点工作,推行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三是统一人员管理。针对人员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国地税合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国地税交叉考核机制,由市国地税共同确定考核标准,采用国税考核地税、地税考核国税、国地税共同考核三种形式,督促前台人员国地税业务通办,打造“全员通办”的办税模式。四是统一资源平台。从“硬指标”到“软实力”,从实体到虚拟,将工作做细做实,打造多功能、综合性办税服务场所;整合网上办税服务厅,统一办税服务入口;整合“纳税人学堂”,共性业务统一组织、集中培训,节约资源成本;联合开展纳税培训、满意度调查、共建纳税人维权组织等,从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
  二、加强内部人员管理,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一是明确人员配备比例。根据岗位设置和业务需求,确定窗口人员和后备人员的比例,保证业务正常运转;补充前台正式人员,每个办税服务厅前台正式人员(拥有执法资格)不少于4-5名,履行简易处罚、业务复核等执法行为,保证业务规范操作,规避执法风险。二是完善聘用人员管理考核机制。形成规范的工资增长、人员补充录用机制,维持前台人员的稳定性。完善纳税服务的评价考核机制,开展“纳税服务之星”、“服务标兵”评选活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政策允许范围内,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聘用人员定制税务制服、评先树优奖金、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和文体活动等支出项目,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提升人员素质。开展“大练兵”,组织全体纳税服务人员培训和集中演练,侧重于实战培训和业务操作;开展“大比武”,以笔试、知识竞赛、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选拨优秀人才,以考促升、以赛促学;注重全面发展,邀请名师进行礼仪等培训,为纳税人提供更加舒心的服务;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税务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综合技能。四是开展减压亲情关怀活动。举办联欢会、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加深感情交流;积极开展拓展训练,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强化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外出参观交流,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增加单位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打造精准服务理念,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立足“大服务”格局,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紧盯问题,突破瓶颈,努力构建“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的纳税服务新局面,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提升纳税人的便捷感和满意度。一是搭建精准服务平台。以德城区为试点,搭建精准服务移动智能平台,从纳税人需求出发,投放服务、咨询、场景、告知4大类16项业务,实现“七能”服务——能看、能听、能学、能问、能查、能约、能审,避免传统方式下排队等候、原有网络平台互动性差的弊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及时、快捷、准确的服务。二是完善税企良性互动。开展“万户企业大辅导”活动,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精准服务平台需求征集模块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纳税人的需求、意见和建议;落实国地税领导包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构建税企信息传递的“直通车”。认真分析调查结果,掌握纳税人的合理诉求,重点解决纳税人最不满意、反映最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完善纳税人需求快速反应机制,实现问需、整改、提升的常态化管理。三是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录制“税收微课堂”,围绕税收热点问题录制宣传节目,并通过互联网、移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多渠道传播,增加纳税人获取政策的便利性;开展专题培训,邀请名师专家、税务师事务所、业务骨干授课,帮助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财会人员提升业务水平,提升税收政策宣传的深度;在主流媒体开辟宣传“直击纳税热点”专栏,以社会热点和纳税人关心的政策为重点,针对纳税人提出的各类问题,邀请专家进行解答,为更多的纳税人送去政策。
  四、规范业务流程,畅通纳税服务渠道。一是厘清部门职责。由县(市、区)局统一部署,组织各科室、征收单位制定前后台衔接制度,规范征管业务流程,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步骤、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协作联络机制,保证业务畅通、分工明确,缩短后台服务流转时间,解决纳税人“多头跑”的问题。二是建立前台业务快速反应机制。在市局、县(市、区)局两级均建立前台业务快速反应机制。针对政策争议、疑难问题等前台无法明确的业务,设置收集、提报渠道,由县(市、区)局领导牵头,组织相关科室或征管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确定解决方案;如县(市、区)局无法解决的,提报至市局,采用相同的方式研究确定,保证业务有理有据,避免因纳税服务部门的业务盲区导致税款误征或漏征等风险。三是国地税局共同编制业务操作指南。对办税服务厅前台日常业务进行梳理,形成集政策要求、金三流程、操作规范、资料受理、前后台衔接、风险监督为一体的业务操作指南,让前台人员学习有依据,操作有规范,解决当前业务学习靠传、帮、带的传统方式。
  五、扩大社会合作,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一方面,加强与行业协会的交流,发挥税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服务作用,提高中介机构纳税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推动“银税互动”,助力企业发展。加强与银联、移动支付平台等单位的合作,丰富前台缴费方式,增设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供纳税人选择。
  六、加强内外部监督,促进纳税服务顺利开展。一方面,强化内部监督,将各项制度落实、活动开展、部门协作等情况纳入绩效管理系统进行量化考评,保证纳税服务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市局按月对县(市、区)局利用综合管理系统监督考核,调取视频、落实监督,一经发现问题,严格通报追责。另一方面,落实外部监督,利用意见簿、服务评价器、第三方评价座谈会等途径,开展纳税人需求及满意度调查活动,确保社会各界意见反馈渠道畅通,督促税务人员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结合2016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活动中发现的重点和突出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盯住问题、固化措施,促进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的有效提升。

 

 

德州市地税局采取五项措施保障减税政策落实
  按照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地方税务局
山东国地税做好“快递员”送好减税“新红包”
  中国山东网6月12日讯 (记者 马文文 通讯员中国山东网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