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高铁,济南又多一处“虹吸点”

02.01.2019  22:11
地铁+高铁,济南又多一处“虹吸点” - 济南新闻网
来源: img01.e23.cn

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在创新谷设有站点,方便出行。 记者郭尧 摄

  1日,在济南西南部的创新谷从事植物基因编辑工作的李峰,把地铁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得到远在上海生物科技圈朋友纷纷点赞。“你在那里怎么样,有前途吗,我现在去还有空间吗?”这些都是接下来的追问,李峰一一作答的同时也意识到,在这些留过洋、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们看来,济南已是大城市。外部形象提升、内部发展空间扩大、西部崛起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济南步入地铁时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远不止这些。

  对济南而言——

  档次提升了,半径大了近一倍

  济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省会,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这些济南人耳熟能详的东西,都是李峰2017年到创新谷工作后得到的新认知。

  “过去朋友来看我,发现济南连地铁都没有,都认为我脑子进水了,怎么会到这么一个小城市?

  ”李峰说,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地铁是一座城市尺度的代表。

  挽回颜面的同时,还有实实在在的里子。

  从大城市“抢人大战”角度来讲,要想吸引外地人来,交通便利十分重要,如果每年几十万人涌入,都到老城区忍受拥堵,外地人是不会来的;到新区去,就得靠地铁来解决新城与中心城区的交通问题。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的临空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局长张庆华表示,长时间以来,济南城区发展受限于南部山区和北部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东边发展腹地广阔,济南经济重心东移;西边腹地小,长时期以来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点从西客站片区就可窥一斑,2011年西客站开通,拉近了济南与北京间的距离,本想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但从近8年效果来看,与预期还是有一定距离。

  “1号线开通就不一样了,西部发展腹地向南推进了将近30公里,空间顿时变大。”创新谷发展中心副主任马洪军说,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济南东重西轻的经济格局,真正实现东部新城、西部新城协调发展,让济南城市半径变大。

  一般而言,汽车时代,城市半径不超过30公里,地铁运行速度是汽车的两三倍且不拥堵,因此轨交时代的城市半径至少可增至50公里,拉长近一倍。

  对西城而言——

  创客引得来了,人才留得住了

  从2015年1号线动工开始,以上预测正一步步变成现实。2016年,位于长清大学城附近的创新谷划归高新区代管,这个在普通人看来不是很重要的举措,却引起四五百公里外的北京宏景软件公司注意。

  彼时,这家国内人力资源软件行业的领头雁,正遭受北京高房租、高用人成本的困扰,到离北京不远的二线城市建一个技术服务中心,成为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济南是中国软件名城,计算机行业人才聚集,招人不是问题。

  ”负责人苗晓婷说,东部软件园他们直接不予考虑,因为离西站太远,到北京不方便。

  起先他们在西客站片区选址,后来听说1号线2019年就能开通,直接选在了创新谷。“门口就有地铁站,直达西客站,然后坐高铁去北京总部,总共不到两个小时。”苗晓婷说,在北京从东城到西城,也得用这些时间,下一步,他们准备把研发中心也搬到济南。

  这么做的还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一位全球知名生物学家、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在植物基因编辑(基因编辑产品不含外源基因,区别于转基因)领域颇有建树,2011年上海为其筹建了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山东是农业大省,有必要在省会济南建个植物基因编辑研究院,实现产学研结合。”朱健康的助手李峰说,当时别的地方连看都没看,朱院士就选中了创新谷,因为有地铁直通高铁站,到上海方便;长清大学城12所高校近20万师生,可以为研究院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运作,“高大上”的实验室里生长着很多植物。

  “过去,长清大学城一直是长清区的一个痛,拿出那么多地,培养了这么多人才,毕业之后各奔东西,对长清的贡献有限。”马洪军说,根本原因之一是没有产业,留不住人才;如今1号线开通,拉近了与主城区距离,会有越来越多企业落户,有了工作机会,人才也就留住了。

  马黎明看的范围更大:“1号线把西客站这个城市次中心,与长清这个卫星城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西部加速融合发展,进而带领济南融入京沪高铁经济带,构建起开放创新新高地。” (首席记者刘彪)

作者:刘彪   网络编辑:颜甲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