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势而为的城市之美 2015续写济南“美丽”日志

25.02.2015  11:20

  冬日暖阳,2015年的城市日志正在续写“美丽”:

  二环南路高架、二环西路南延勾勒着城市交通路网的提升完善,城际铁路的快启推动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协作发展;

  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泉城特色风貌区、东部中央商务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连片开发挂挡提速,产城融合效应凸显;

  产业北跨,新材料产业园、鹊山龙湖正在成就一片投资开发的热土,生态南延,灵岩慧谷、柳埠旅游度假区孕育着美丽憧憬;

  ……

  城市面貌不仅仅体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精致靓丽的一步一景,更蕴含着经济发展的潜力优势、社会治理的于民情怀。

  经济新常态下当有新作为。济南的城市建设突出“生态宜居、融合发展”,这在今年全市经济工作部署中有明确部署。无论是以治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还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县一体、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城市框架构建,目标精准、日程紧凑、难度较大,无疑是对美丽泉城建设的又一次挑战。这是积极回应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新期待,需要全力以赴推进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

  城市资源各异、功能不一,城市布局只有立足特色、着眼长远,才会打造出强有力的发展载体、优化独具魅力的发展环境。

  刚刚过去的一年,壳牌、微软等一批世界五百强地区性总部落户济南,济阳升降作业装备、章丘炊事机械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及产业集群迈开步伐,长清区、济阳县、平阴县、商河县财政收入再翻番,历下区达到117亿元,名列全省前茅……经济数据的背后往往是城市环境软实力的支撑。

  资源配置必然会首先倾向那些现有条件较好的城市和地区。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在区位、人才、科技、信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当前城市空间明显拓展,老城区不断优化提升,东部新区、西部新区、滨河新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初步形成了“一城三区”、“南控北跨”的发展格局,城市发展框架基本拉开。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多时间里,济南迈开步子长高长大、提质提效,这些金字招牌不断升值。

  看看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今年年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用了这样的表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算上2013年,济南已经连续两年成绩达标过线“稳中有进”。

  善弈者谋势。这个势是比较优势的势,也是趁势而上的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吸引人才、资金、企业等资源的入驻。围绕强化发展载体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培植健全产业链,城市交通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关系全市长远发展的重大规划正在成为推动济南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生态更好、形象更优的环境建设成为我市惠民生、促发展的内在要素,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的“六城联创”、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等工作为市民群众营造了更加健康便利、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推进了美丽泉城建设和发展环境改善。

  城市建设考验的是城市智慧,比拼的是城市实力。基础设施过硬、区域融合发展、现代化城市高效运转,这座城市的发展自然也就有了底气。

      城区和县域是省会经济发展的两翼,忽视任何一边都会拖全局经济的后腿,必须“突出特色、统筹推进”。深知中心城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承载力强、贡献度高,济南果断把着眼点放在了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色街经济上,努力促进金融、研发设计、文化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在县域经济方面,济南新型工业发展势头迅速,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凸显。正是认清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意义,济南今年将继续突出“一县一园区、一园一特色”,尤其抓好创新谷、金谷、药谷等招商及后期建设,打造产城高度融合的新一代科技产业园区,使其尽快成为带动高端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完善齐全的各类配套设施,是支撑现代化城市高效安全运转的基础。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济南对欠发达县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今年将优化城乡公交线路,构筑贯通城际、畅通城乡的交通网,加快推进一批水生态治理、河道整治工程。

  城镇化是一个必然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搞大跃进。总结近几年济南城镇化发展实践,在统筹科学规划基础上,需要把破解市民化成本分担以及土地、融资、公共服务配套等难题作为工作重点,这是推进城镇化进程最直接有效的路径。

  城市面貌既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的形象标志,也直接体现为一种投资环境和发展要素。要促进城市功能和品位的迅速提升,除了立足当前、兼顾长远、通盘考虑,还必须找到城市建设、资源升值和经济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力争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以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城市建设体现着城市的功能品质,关系民生福祉。加快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打造天蓝、地绿、气清、水碧、山青的生态环境,是美丽泉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济南以治霾为重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立足现有环保产业园区和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最终目的都是进一步改善市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城市建设的内容件件关乎民生。刚刚过去的一年,借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生态城市、水生态文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六城联创”的契机,济南完成了794个开放式小区、546个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实现105蒸吨燃煤锅炉集中供热替代、65条河道截污整治,为市民群众营造了健康便利、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城市建设的过程处处饱含民情。各县(市)区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群众观念,提升服务效能,坚持改善硬环境和优化软环境并重。一大批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园区建设、企业发展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得到解决,有力促进了各县(市)区的发展,转作风、除积弊、聚民心成效明显。

  城市建设的目标在于融合发展。一直以来,南北差距大成为制约济南发展的瓶颈,但差距往往也是潜力。牵住重点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今年北跨工作将加快济南新材料产业园、鹊山龙湖等重点项目和崔寨等重要节点的规划建设,形成多点支撑格局;南部绿色发展,将继续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乡村旅游、示范镇规划建设等重点工作,尽快在绿色产业和特色镇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经济社会发展要适应新常态,作为经济社会重要组成的城市建设也一样。民生新诉求、社会新矛盾、经济新形势都在不断改变提升着城市建设的门槛标准,只有找准切入点、向改革要答案、坚持务实为民,才会让“美丽”落地见效。今年我市城市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寻求新作为,更加注重民生幸福、生态环境,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